第十八章 延福宮設宴(1 / 2)

宣和三年春,新延福宮建造完成於三月,碑文也篆刻完畢。

延福宮以延福殿、僇珠殿、碧琅軒為中心建築群,其東、西、北部都是殿閣林立,但風景卻大不相同。宮內殿閣亭台連綿不絕,鑿池為海,引泉為湖,珍禽奇獸等青銅雕塑千姿百態,佳花名木及怪石幽岩窮奇極勝。

初春時節,寒冬漸退,逐漸添了幾分暖意。

趙佶又生玩樂心思,大宴朝臣,正三品以上大臣均可攜親眷參加宴席。此番春日宴的消息一傳出,朝野內議論紛紛,方才勞民傷財擴建完延福宮,轉眼就設宴四方,如此鋪張,大宋危矣。然奸佞當道,眾臣敢怒不敢言,唯有扼腕歎息。

得知此消息的還有清音閣一眾人等,林閣主自請攜有才能之輩於春日宴上獻藝,蔡京蔡大人親自操辦此宴,知其閣內人才輩出,遂應允此事。

宴席設在了宴春閣,宴春閣體量高大,旁邊舞台四列,三個亭子環繞。閣旁鑿圓池為海,海中有山,成為延福宮西部第一處以宴飲為主的園林景觀。

春日宴當日,一眾官員攜親眷入席,趙佶與後宮娘子們皆坐在高處,俯視眾人。

趙佶召集大臣比試點茶、分茶技藝,並親自點茶、分茶賜宴群臣。

正當眾人飲茶之際,湖麵輕煙四起,一女子戴著麵紗,踏水而來,足尖若玉,手中拿著一把橫笛,緩緩吹奏著,輕輕一躍上了岸,腳腕間隱約可見一根紅繩,上麵係著的鈴鐺叮當作響,在笛音的應和下,無比清脆。

待上岸後,她將橫笛置於一旁,腳尖微旋,起身作舞,後麵的畫舫駛來,一段美妙的箏聲於水麵傳來,有人擊鼓相和,岸上的女子舞步飛快,身輕如燕,一幹人等看得如癡如醉。

最後一聲鼓聲敲起,整場舞蹈結束。畫舫內一青衣郎君走上岸來,跪禮:“草民林清河,攜清音閣等人獻藝。”

趙佶大喜,“賞!那跳舞的女子,走上前來。”

隻見那女子身段窈窕,步步生蓮,走到了趙佶身邊。

趙佶伸手揭掉麵紗,望著女子堅毅的目光,倒是吃了一驚。本以為是個柔情似水的娘子,不成想卻有幾分英氣,但正是這反差,激起了他極大的興致。

“來,坐到朕身邊。”

那女子也不畏懼天顏,表情平靜,無悲無喜。”

溪音這才看清,此女子不是別人,原是清音閣的阿瑜。閣主怎麼將阿瑜帶來,她可是最剛烈不過的性子了。

阿瑜也看到溪音在看自己,衝她點頭示意。

此時,林閣主一直死死盯著溪音,眼中淚花泛起。

溪音回望著林閣主,激動地幾乎坐立難安,要不是在場眾人,她恨不能立刻撲到閣主的懷裏大哭一場,告訴他自己有多想他,多想念從前大家在一處嬉鬧的尋常日子。

就在此時,畫舫內剛才彈箏的女子緩緩走出畫舫,溪音方才便聽出,那是月茗的琴聲。隻是未料到,閣主竟然親自擊鼓獻藝。其實閣主本不必前來,隻為了看她一眼,竟然如此放下身段。

閣主見月茗走出,頗為不解,因為此次獻藝本意隻是選定了阿瑜入宮。因閣主擔憂溪音一人在宮中無法應對,詢問了閣內所有人,可有人願入宮,十餘人中選定了資質甚佳,既擅舞又能吹笛的阿瑜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