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決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而朝廷這邊也開始了激烈的爭論。楊光道率軍退守蘇州城的消息已經到達了京城現在大官們正在討論的就是有關於這件事的一係列事情。
比如增援的事情,比如對楊光道進行冷嘲熱諷的,朝廷上現在可是吵得不可開交的。那些因為楊光道而失去了一部分權力的人自然要跳出來使勁地彈劾楊光道。
即便人家已經做到了極致,換這些人來可能在第一次坦克攻勢中就把整個南方給丟了。
還又比如說是趁著這個機會洗脫襲擊罪證的。一些人趁著南方混亂的時候大筆大筆地撈錢,其中還包含販賣情報的,正是因為這些人的情報叛軍才敢那麼大膽的。
原本他們還懼怕著國朝那些威名遠揚的南方兵團,現在知道那些兵團都有自己的事忙抽不開身,而楚軍人數本來就少,所以叛軍才敢分兵。
本來如果南方直接全線潰敗,這些事情自然不會被發現,但是隨著楊光道的出現,叛軍推進速度減緩,那些帝國的情報人員自然是有了空閑時間可以好好地調查一下這裏麵的地下交易。
所以在這個混亂的時期,正是把自己貪汙受賄的證據銷毀的最佳時期。
看皇上這個架勢,必然在戰爭結束後會清算一批人,貪官必然是首當其衝的,因為他們可是“好東西”,不僅可以抄家給被戰爭摧殘的國庫修補一下,還可以斬首給百姓看看。
他們把自己看做貪官而不是賣國賊,這些讀書人的說法自然是五花八門地自欺欺人。
在經曆了北伐戰爭後,國庫本來就空了,還不容易通過戰利品稍稍回了血現在又陷入了平定叛亂的災難中,國庫那是欲哭無淚。
同理百姓的覺悟還沒有那麼高,除了北邊常年遭受曾經蒼朝掠奪的人以及現在正在被叛軍掠奪峰南方人,中原地區的人早就對戰爭感到厭煩了。
所以一部分“貪官”們趕忙毀屍滅跡,希望等戰爭結束後不會被皇上惦記。
當然,你知道皇上這麼想的,皇上當然知道你會這麼想他會這麼想,怎麼可能讓你能夠把罪證銷毀呢?朝廷的情報機關就等著這些做賊心虛的貪官們自投羅網呢。
這些鬼鬼祟祟的人往往一逮一個準,然後簡單地交給刑部審理過後,就通通被判處極刑。。
要說在戰爭進行的時候這麼做會不會讓朝廷混亂?那就不用百姓們操心了,真正的大貪官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來銷毀證據?
把這些人被除掉反而有利於帝國的戰事,那些想要彈劾楊光道的人從側麵看到了皇上的態度也就不再繼續了。
隨著滾滾人頭落地,朝廷內的內鬼被清理了一遍,那些本來被鼓動起來想要為自己賺點外快的人也被嚇破了膽,不敢幹了,甚至有些主動舉報希望皇上能夠網開一麵。
處理完朝廷內的事情自然要考慮戰鬥的事情了。接連數到聖旨讓北伐軍也沒有借口借著拖延支援的速度,步兵部隊開始了強行軍向著蘇州城而去。
。
監天司,一般人眼中就是個看星星的官府,實際上是帝國最重要的隱秘力量部門。
要說他的曆史,可能除了監天司裏麵的檔案學士知道以外,就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了,這是個幾乎和這片土地一樣古老的組織。
監天司是個超然的存在,一般來說皇帝想要動用他的力量都需要商量商量。它一般保持中立,對於國家的內戰從沒有參與過,改朝換代的戰爭看不到他們的身影,但是每一個新的王朝建立時都需要他們的認可。
不過他們並不是像中土的同行那樣幹涉世俗,他們往往隻是鑽研自己的東西,然後新的王朝派人來了才抽出空來迎接新的王朝。
這樣一個組織想必它的監司一定會是通過層層選拔,麵對世俗之事能夠保持絕對理智地人吧?答案可能出乎預料了,它的監司一支都是由一個古老的家族來掌控的。
因此對於監司的限製十分之多,大概就是不能讓他在國內涉及任何政治軍事,所以這一代的監司在年輕的時候就跑出帝國到處遊曆了,知道因為一些意外不得不回國然後擔任了監天司的監司。
監天司有兩個重要的職責,一是記錄曆史,二是為當代的統治者預警。:
東方的曆史文化底蘊少不了監天司的功勞,幾乎所有的時代國家史書都可以在這裏找到,那深不見底的曆史井藏書可能比普天之下的百姓人數還要多。
當然他們也有參與到世俗中的時候,例如有的宗門走火入魔被活體隕石的淺層意識給控製了,其他宗門因為不想被感染不想管的時候監天司就會出來管。
又比如對蒼朝的戰爭,監天司就有所參與許多的道法戰爭機械還是他們呢研發出來的。
現在為了避免平定叛亂,皇上讓大內總管和監天司的人聯係,希望能夠使用那些封存起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