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靜蘇的冷戰經驗,毫無疑問也非常豐富,畢竟她年輕的時候,不知道讓多少男人為之傾倒,對她毫無保留地付出,最終的結果卻是一無所有,她那時隻要一玩冷戰,和她曖昧的男人就必然服軟,誰敢跟她剛到底呢?
大部分男人是不敢的,因為本來就是他們追的淩靜蘇,他們願意對她好而已,她能給個機會讓他們對她好,已經是對他們最大的恩賜了,誰要是敢和她冷戰,那就徹底滾蛋吧,她又不缺男人。
冷戰的最高法則就是,誰主動服軟,那就是誰輸了,輸的人就會越來越沒有主動權,然後變得毫無底線,為了能夠與對方在一起,徹底變成一個卑微的人,全靠對方的施舍,才能與對方在一起。
所以淩靜蘇在冷戰一開始,那絕對是不慫的,畢竟經驗豐富、有恃無恐,她還特別堅信王德孚對她的感情,畢竟那些情詩都寫得那麼溜了,難不成那當場發自內心而創作的情詩《見與不見》都是假的嗎?
還真是假的,王德孚在這個世界用詩歌來撩妹,總是效果拔群,因為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詩歌,自然就常常被誤認為是原創,然後那才華橫溢的形象,便愈發深入人心。
有恃無恐的淩靜蘇,在與王德孚冷戰的第一個月,她感覺挺爽的,總覺得瞬間恢複單身,可以呼吸更加自由的空氣,做什麼都不用擔心王德孚對她印象不好,她之前還是很看王德孚的臉色行事的。
在與王德孚冷戰的第二個月,淩靜蘇的腦中就隻有兩個字了,那就是“想念”。
不管怎麼說,作為兩個進行過深入曖昧的男女,他們之間的共同美好經曆有很多,而這些美好的經曆,她越是回憶,就越想念給她帶來的甜蜜與驚喜,甚至還有尊重。
畢竟這年頭有不少男人仗著女方的喜歡,就搞各種半推半就的把戲,不知道有多猥瑣,但是像王德孚這樣的男人,他好像完全對女人的身體不感興趣一樣,和淩靜蘇在一起那麼長時間,竟然可以忍得住……
淩靜蘇有時既期待王德孚可以更近一步,讓她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女人,但是又很害怕,畢竟她和王德孚的年齡差距在那兒,真的有光明的未來嗎?
冷戰的第二個月,淩靜蘇在思念中度過,愈發想念王德孚的好,然後“真香定律”可謂誰也逃不過,在第三個月,明明不想主動服軟的淩靜蘇,終於開始動起自己的腦筋了,決定還是從工作上入手,先以編輯的名義,將王德孚約出來,然後談的內容,當然是關於作品的創作。
因為淩靜蘇所寫的《煙雨濛濛》已經在近期前完成,讀者反應非常強烈,紛紛期待她的下一部作品,可以達到這《煙雨濛濛》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