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振宗和周武定以有心算無心,不但一舉刺殺王尚禮,事先還張開一張大網,把他的部隊全部包圍,王尚禮死後,這些西軍士兵群龍無首,隻好投降。
帶著王尚禮的首級,還有周武定和剛剛收編的兩千多名士兵,苗振宗返回山口,向譚嘯、周國棟複命,譚嘯和周武定不打不相識,知道這個人還是很有幾分本事的,見他歸降也是大喜,又狠狠誇獎了苗振宗一番。
既然已經下水,幹脆就再幹個大的,苗振宗和周武定再次請戰,願率本部人馬去攻打威清衛,把包勝亭等雲南兵也裝進口袋,譚嘯命他們先去休息,然後和周國棟、劉體純商量一番,都覺得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苗振宗和周武定再次叛變的可能性也很小,就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所謂兵貴神速,劉文秀剛剛戰敗,其他的西軍還不知詳情,大膽使用苗振宗和周武定這支降軍,可以渾水摸魚,最大化的擴大戰果,苗振宗和周武定敢去攻打威清衛,肯定也不是準備強攻,而是利用這個敵我難辨的混亂時機發起突襲,他們兩個現在手上都沾了血,哪怕離開楚軍的控製範圍,也不敢輕易叛變。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軍隻有五萬人,不可能包打天下,肯定要重用這些降將。”
“不給他們鎧甲就行了,如果苗振宗和周武定有異心,轉手就滅了他們。”
譚嘯等人商量既定,就給苗振宗和周武定的部隊補充了一批武器,繳獲的刀槍讓他們隨便挑,皮甲也給了一些,鎧甲和棉甲卻一件不給,又讓他們兩人自己去挑選部隊,把王尚禮、盧明臣和高文貴的鐵杆嫡係剔除出來,又從其他俘虜中挑選了三千多人補充進去,部隊總數擴充到八千人,由苗振宗和周武定各自率領四千人,在山上露營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向貴陽以西的威清衛進軍。
淩晨時分,苗振宗和周武定率部出發。
譚嘯率領鎮筸兵、寧州兵等部,共計一萬楚軍,跟隨苗振宗和周武定出發,作為後援和接應。
周國棟和劉體純率領其他的楚軍主力,順著官道向山下大營進軍,劉文秀現在生死未卜,仍然是最重要的目標,必須把他消滅,才能徹底鎖定勝局。
出兵!
天色未亮,萬餘楚軍順著官道向山下大營前進,昨天早些時候,劉體純和周國棟已經先後派去數千先頭部隊,楚軍的船隊也送去了兩波援兵,總計近萬人馬虎視眈眈的守著劉文秀的山下大營,再加上這萬餘楚軍主力,對劉文秀的殘兵敗將來說,堪稱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啟稟兩位將軍,西賊已經棄營逃走了。”
周國棟和劉體純剛剛走到半路,先頭部隊派人來報,大約就在楚軍下山的同時,西軍趁著夜色的掩護,放火燒營,全線突圍,先頭部隊正在四下追殺逃敵。
周國棟又驚又喜,錯愕問道:“啊,怎麼會搞成這樣?”
根據斥候探報,西軍的山下大營修建的非常堅固,就像一座小小的城池,裏麵存放著大批的糧草物資,沒理由這麼輕易放棄。劉文秀進山的時候部隊總數超過六萬人,除去戰損和降兵俘虜,這一片山區裏還有兩三萬逃散的西軍,他的山下大營立在那裏,不但可以收攏潰兵,還能吸引楚軍主力,盡可能的掩護其他部隊突圍,現在棄營逃走,卻是全線潰敗的節奏,山下大營裏的數千殘兵敗將和幾萬輔兵,都會在楚軍的追殺下折損殆盡。
這對楚軍來說,肯定是非常有利的一件好事,但是劉文秀久經沙場,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周將軍有所不知,劉文秀已經死了!”那個報信的軍官興奮地說道,他們核對了多名俘虜的口供,確認劉文秀槍傷惡化,昨天晚上半夜的時候就已去世,西軍因此軍心大亂,祁三升無奈之下,隻好全線突圍。
“劉文秀竟然死了……好!死得好!”
周國棟和劉體純都是喜出望外,劉文秀不但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統帥,而且在西軍中威信很高,除了孫可望和李定國之外,隻有他能號令西軍各部,統一指揮雲貴四川和廣西的戰事,他既然兵敗身死,這幾個省的西軍就會變成一盤散沙,任由楚軍往來馳騁,無力阻擋。
“全速前進,追擊逃敵!”
劉文秀的山下大營有好幾萬人馬,雖然大多數都是輔兵和輜重部隊,也不能任由他們輕易逃走,周國棟和劉體純命令部隊輕裝前進,全速追擊,盡可能的擴大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