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鈍刀割肉(2 / 2)

剛剛渡過巴河,金聲桓從後麵追了上來,譚泰突然回師羅田,在官渡河畔與其激戰,譚泰、屯布兒和耿仲明精銳齊出,三麵夾擊,終於搶在楚軍援兵趕到之前,把金聲桓擊退。

打完這一仗,清軍明顯有些疲憊了,十天之內連續四場惡戰,其他時間也在急行軍,八旗兵和綠營都有些頂不住了,譚泰隻好在羅田休整了一天,然後繼續向東撤退。

剛剛走到浠水,李過又追了上來,看到這個手下敗將又來占便宜,譚泰不勝其擾,在浠水河邊擺下一個口袋陣,詐敗誘敵,引誘李過的部隊鑽進埋伏,準備把他一舉消滅,兩軍正在激戰,滕雙林和呂仁青相繼趕到,接應李過突圍,譚泰功敗垂成,清軍反倒多了幾千人的傷亡。

不再理會李過,譚泰繼續向安徽撤退,剛剛渡過浠水,張家玉又追了上來……

這個仗沒法打了!

譚泰和屯布兒這才意識到,向安徽撤退也許是個錯誤。

楚軍仗著水師便捷,機動能力遠遠超過清軍,他們並不急於和譚泰決戰,而是鈍刀割肉慢慢拉,一點一點削弱清軍的實力,黃州府剛剛走到一半,譚泰的七萬大軍就傷亡了兩成半,這樣發展下去,不等進入安徽,部隊就被打散了。

“我軍的士氣正高,南賊若是堂堂正正的與我交戰,未必不能戰而勝之,可恨汪三這廝滑不留手,真是有勁使不上啊!”譚泰恨的牙癢癢,卻又無可奈何。

所謂歸師勿遏,清軍急於突圍,人人都肯拚命作戰,楚軍如果這個時候就圍上來包圍清軍,譚泰有足夠的自信可以衝破包圍圈,把楚軍擊敗,可是無論張家玉還是金聲桓,都是一沾既走,不和譚泰硬拚,幾次戰鬥中都沒有出盡全力,對清軍的威脅反而更大。

這種情況下本來應該繞路前進,遠遠避開長江沿線,可是黃州府北麵就是連綿不絕的大別山,八旗騎兵如果進入山區,就等於自縛手腳,形勢會更加不利。

“現在隻能盡快離開黃州府,再讓吳三桂和張勇前來接應,除此之外,別無良策。”智順王耿仲明提出建議,他的這個計劃平平無奇,並沒有什麼特別高明的地方,卻是眼下唯一可行的辦法,譚泰無奈之下隻能接受,命令部隊丟掉多餘的輜重物資,盡量輕裝前進,以加快行軍速度,同時連派幾波信使,快馬趕往吳三桂和河西四將軍中,向他們求援。

譚泰和屯布兒齊頭並進,使出渾身解數,終於衝破張家玉的防線,清軍離開浠水,繞路向安徽湖北交界的英山前進,英山縣一帶屬於大別山餘脈,雖然也是山區,但是翻過大山就可以進入安徽,可以避開黃州府東部的下半截路程。

“南賊以為我軍不敢進山,我就偏偏進山,這就叫出其不意,反而可以收到奇效。”

向著東北方向行軍三天,英山縣已經遙遙在望,譚泰的臉上終於露出笑容,楚軍利用地利,想把他堵死在黃州府境內,可是他偏偏發現了英山這個唯一的破綻,眼看就要順利突圍,楚軍卻還沒有反應過來,根據斥候探報,他們跑到浠水以東的蘄水,提前封堵清軍的去路,卻沒想到譚泰已經轉向英山。

“加快速度,明天晚上到英山縣城裏吃飯。”譚泰的命令傳達下去,三軍將士歡聲雷動,在外征戰多日,滿漢八旗和那些綠營兵都盼著回到北方,哪怕一時不能回到京師,起碼也可以吃到香噴噴的饅頭麵條,不用整天啃老米飯了。

就在這個時候,斥候突然來報,通往英山的道路被一支大軍截斷,對方的連營無邊無際,不知道有多少人馬,但是最少也有十萬人,看旗號正是盤踞大別山的李來亨和榆園軍。

“哎呀!李來亨怎麼來了?”

譚泰大驚失色,連忙帶著眾將趕到前軍,觀察敵情,隻見遠遠的山嶺上,榆園軍依山紮營,封死了通往英山的道路,連營一眼看不到盡頭,而且修建的非常堅固,營中的守軍看到清軍來了,並沒有出營交戰的意思,隻是緊閉大門守在營牆上,一副據險堅守的模樣。

“我軍已經走到這裏,還是打一打看吧,榆園賊都是一些草寇,不堪一擊,雖然有十萬之眾,或許可以一擊而破。”

譚泰猶豫片刻,下令對榆園軍發起進攻,部隊走到這裏一舉花了三天,如果掉頭回去的話,一來一回就浪費了六天,形勢會變得更加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