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宇文毓(1 / 2)

但是,又一個從鄴城來的消息,又讓鄭楚兒和高長恭,懷疑前世的悲劇,又要重新上演。

那個消息,外表看起來是好的。

那是少年皇帝,決心勵精圖治,改革內政。

前世,就是陛下任用楊愔大刀闊斧的改革,結果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致使那些人,最終倒向了常山王和長廣王。

孤立無緣的陛下,最終被罷黜,繼而,被毒殺。

高長恭默默關注著少年皇帝改革的進程。

一道道改革的詔書發下,高長恭懸著的心,慢慢緩和下來。

這些改革措施,都是關心民生和政事得失的。

詔派人員下去,走入民間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疾苦,關注民生,為老百姓排憂解難。

考察民間風俗,尊重生活習慣,團結各民族的人。

對施政方針,提出有效意見的,給予獎勵。

當初,高祖皇帝和先祖為政時,把俘虜來的女子,配以國內的男子。多年以後,這些人的後代,有的已成人。

皇帝非常關心這部分人的後代,因為他們的思想,可能會受到母親一方的影響。

朝廷派人慰問這些家庭,給予他們關懷,使他們感覺到,他們也是大齊真正的子民。

少年皇帝帶頭勤儉節約,縮減他的一切費用。

自登基以來,多少朝臣提議,盡快進行封後大典。

封後大典,因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停止修建了皇後的寢宮,結果封後大典一拖拖延。

少年皇帝一麵安慰自己的妻子,讓他的母親皇太後也親自出麵,勸導她的侄女李勝男,封後大典暫緩。

高殷把這些錢拿出來,首先改善百姓的生活。

對那些失去土地的老百姓,調查原因後,或補償,或者令被霸占的人退還,並加以懲罰。

對其七十歲以上,已經沒有勞動能力的人,朝廷每年給予一定的補償。

對那些失去丈夫的女子,減免稅收,並讓官媒,把他們許配給軍隊上那些沒有妻子的士兵。

少年皇帝,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命各地官員,在所屬地設立鄉學,讓一般老百姓的子女,也有機會上學。

一係列的改革,獲得了老百姓的擁戴。

“四郎,陛下對民間疾苦,甚是關心。”

高長恭點點頭,他擔心的是接下來的改革進程,會涉及到哪些方麵。

很快,關於軍隊上的改革,聖旨已發下來。

軍事改革,除了加重獎勵那些作戰英勇的將士外,還規定武官年過60六十歲,可以不用在邊疆服役,都發放一定的補償,讓他們回家。

還有那些病弱,和致殘士兵,免除他們的兵役,放免還鄉。

去弱留強,淘汰老弱病殘,少年皇帝經過一係列的軍事改革,齊國的軍事力量大增。

大齊這邊,少年皇帝進行一係列的軍政改革,加強了軍事力量,對民生的改革措施,加強了國力。

而黃河對岸的周國,年輕的皇帝,也在一步步的收回皇權。

大塚宰宇文護,因出兵晉汾不利,大敗而回,威望急急直下。

戰敗回來後,為掩人耳目,向國人告罪,假意還政於皇帝,願放手做個閑人。

宇文護的話,自然有他的心腹和佞臣,出麵極力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