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宇文護當然勉為其難的、仍然在朝中把持朝政。
但年輕的皇帝宇文毓,利用宇文護歸還的這部分權利,也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
因宇文護掌握左右十二軍多年,左右十二軍的頭領,均為宇文護的心腹。
但在宇文護放手一部分權利後,宇文毓把宇文護的那些心腹,以明升暗降,慢慢的調離左右。
宇文護一看,心裏大驚,他一旦失去兵權,就無法再掌控宇文毓這個皇帝,就無法把持宇文泰留下來的江山。
特別是,宇文毓也和齊國的少年皇帝一樣,關心老百姓的疾苦,特別對軍隊,提高了將士待遇,對作戰勇猛的,給予重獎。
宇文毓因為是庶長子,多年來養成了內斂謙恭的為人處事。
稱帝後,宇文宇文毓仍然一派賢王風範,遠離奢侈**,清正廉明。
宇文毓的威望,一步步上升。
漸漸的,獲得了一些軍政要員的支持。
宇文護見被扶上帝位的年輕皇帝,已漸漸脫落他的控製,心裏惶恐不安。
為了能繼續掌控朝廷,實現他的野心,宇文護開始了除掉以宇文毓的行動。
宇文護命被他提拔為禦膳總管的li李安,在宇文毓的食物中下毒。
宇文毓沒有察覺,每日服下了下了毒的膳食。
宇文毓的身體,急劇下降。
但宇文毓仍帶病堅持處理朝政,每日至深夜,仍然熬夜批複奏章。
慢性毒物,漸漸深入骨髓。
武成二年4月,宇文毓終於病倒。
臨終前,宇文毓把文武重臣詔到病榻前,用生命的最後力量,當著眾人的麵,口授遺詔:
傳帝位給他的四弟魯國公宇文邕。
宇文毓病危之下,強撐著交代完後事,才閉上了眼睛,時年27歲。
一個勵精圖治,清政自律的年輕皇帝,就這樣被權臣暗害。
暗害他的人,還是他的堂兄,他父親宇文泰托孤的親人。
宇文護見宇文毓當著朝廷重臣的麵,傳位給宇文邕,把他借機川弟稱帝圈地的夢想粉碎,隻好假意用力以維護而宇文邕繼D 位。
17歲的宇文邕,從此走上了曆史的政治舞台。
宇文毓駕崩的消息傳到齊國,朝廷上下,歡呼雀躍。
每一個國家帝王的駕崩,都會引發暗流湧動,發生政治危機。
所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漁翁得利。
他們等著敵國17歲的少年皇帝,再次被心狠手辣的宇文護害死。
自宇文泰死時,托孤讓他的侄子宇文護輔政後,從偽魏的元年三年開始,到武成二年,短短四年間,宇文護已經喪心病狂的殺死了三個皇帝。
高長恭知道是宇文邕繼位後,並沒有一絲高興。
他知道,未來的皇帝,比周國以前任何一個皇帝,更加精明內斂。
以前車之鑒,有三個慘死皇帝的教訓,這個年輕的皇帝,肯定恭順宇文護,表麵一團和氣。
但宇文護真正的對手,才是這個宇文邕。
未來的戰場上,他們兩個,會麵對麵的交手。
鄭楚兒知道宇文邕登基後,心情更是難以言喻。
前世的齊國,就是滅亡在這個宇文邕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