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帝國第九十九章南巡(大結局)(1 / 3)

歲月匆匆,轉眼已到了新唐七年,這一年,在另一個時空中,大明王朝的京師陷落,大明王朝轟然倒塌,隻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還沒等攻破大明京師的農民軍高興多久,一直被山海關擋在關外的韃子悄然入關。

雙方一場大戰,縱橫大明十多年的農民軍倒了下去,萬裏山河落到了滿人的手中,李鴻基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大明提前六年被滅亡,而滿人還比大明更早就讓李鴻基掃進了曆史。

三年來,大唐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溝通南北大動脈的安京鐵路已運行了兩年,這條鐵路一下子就發揮了巨大的威力,從長安到應天府一下子縮短為一天的路程,無數的物質通過這條鐵路進行南北的流動,充分驗證了後世的那一句話:火車一響,黃金萬兩。

在鐵路的帶動下,凡是有車站停靠的城市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有了第一條鐵路作參考,大唐上下對鐵路的熱情大增,安京鐵路剛剛完工,一條從西安到北京的鐵路又開始設計修建,朝庭趁熱打鐵,將修建鐵路的權利放開給私人,私人修建的鐵路擁有三十年的運營權,三十年後,統一收歸朝庭所有。

據測算,安京鐵路的成本七年就可以收回,何況那些南方更為發達地區,這導致全國興起了一股修鐵路的狂潮,到如今,除了安京鐵路後,一些私人合股修建的短途鐵路也開始投入運營。

在通信方麵,大唐也取得了發展,新唐五年,有線電報成功的研發出來,當時剛好安京鐵路開始通車,李鴻基下令,首先沿著鐵路架設有線電報網,僅用了一個月,整條線路就被架設好,長安與應天府的信息傳送一下子就變得近在咫尺。

隨即,電報線路在全國各處迅速鋪開,到現在,各個軍區和省府城市,都架設了有線電報,朝庭對邊遠地區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一下子從數月提高了數天,而大唐原先那些遍布道路各處的驛站依然發揮著他的作用,在沒有鐵路,電報的地方,驛站無疑是一個非常有益的補充。

長安已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大都市,長期居住在長安的外國總人口已達到了五萬,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西方的一些城市五萬人已算繁華。

這三年,大唐基本上保持了和平發展,隻是在北方偶有和俄羅斯的哥薩克騎兵衝突,不過,無一例外被裝備精良的開拓團擊退,又有數個開拓團在西伯利亞寒冷的地方發現了金礦,為了土地和金子,開拓團越走越遠,最遠的開拓團已經距離漢蒙城數千公裏,在西麵,大唐的騎兵已經越過玉門關,敦煌,伊寧,最遠的地方到達了巴爾喀什湖。

水師發展更是迅速,現在已經擁有三大艦隊,共三十艘鐵甲艦,總噸位達七萬噸,還有一百多艘輔助艘隻,兵力六萬餘人的龐然大物。

南海艦隊已到達了非洲大陸,有了艦隊的護航,大唐的商船也越走越遠,印度,非洲,無一不落下大唐商人的腳步,在歐洲也有大唐的商船開始進入,雖然還少,卻已是一個開始,那些從西方駛過來的商船,看到大唐的鐵甲艦,無不肅然起敬。

新唐五年,大唐將西班牙的馬尼拉攻下又將所有的俘虜全部殺死的消息傳到西班牙本土時,西班牙的貴族勃然大怒,叫囂要組織艦隊到東方來報複,隻是後來他們的商船在印度碰到大唐的鐵甲艦時,隻能灰溜溜的逃走,西班牙也從來沒有組成過艦隊敢到東方來找大唐的麻煩。

而東海艦隊將士的腳步也踏上了澳洲這塊神奇的大陸,澳洲的袋鼠作為難得一見的祥瑞被引進到了長安,而澳洲上麵豐富的礦產也吸引了大唐不少富商投資,如今廣袤的澳洲大陸生活了數萬名拓荒的大唐移民。

新組建的北海艦隊也毫不示弱,他們沿海北上,已在堪察加半島上建立基地,因為這裏常年冰天雪地,在海上又老遠就能看到島上火山活動噴出的火焰,北海航隊的官兵給這裏取名為冰火島。

冰火島附近漁業豐富,已經有漁民組織大型船隊到那裏捕撈鯡魚、比目魚和蟹等,這些魚隻要運到日本就能賣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