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悠不知道金泰妍最近熊熊燃燒的推理欲望,讓她竟然真的歪打正著蒙到了一點真相的影子。
也不知道此刻金泰妍正抱著探究真相的目的衝著自己而來。
這邪門的遊戲真和巫術差不多的感覺,陳悠再也不敢堅定地認為自己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了。
這種超出當前科學理解太多的黑科技,其實歸納為神學的範疇也無不可。
牛頓晚年還去研究上帝了呢,陳悠覺得唯物主義陣營少了自己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陳悠歎了口氣,坐在練習室的木質地板上,舉著手機和金智秀隨意地聊著天,時不時抬眼看看認真練習的紅貝貝成員們。
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啊?
成員們最近的行程不算多,多數時間都是在這間練習室練習舞蹈或者練習新歌,身為助理無處可去的陳悠自然也隻能陪著。
看了這麼久的舞蹈練習,陳悠感覺自己還是停留在外行看熱鬧的階段。
同時深感陳嫻之前定下的目標想要實現到底有多困難。
想要在國內打造造星工廠,源源不斷像生產流水線商品一樣地生產優質偶像的困難程度比想象中的還要大。
一個偶像團體的誕生、發展以及走紅乃至後續的運營包裝,需要無數幕後人員共同的努力,需要一整個娛樂行業產業鏈上下遊之間的配套。
別的不說,就是最基本的足夠供大量偶像團體回歸宣傳的打歌節目都沒有。
想到這兒,陳悠突然覺得有些好笑,這也難怪茶蛋回國的那幾個,演技即便再爛也要硬著頭皮去演戲,參演真人秀綜藝節目。
仿佛忘了自己唱歌跳舞的老本行一樣。
不過也難怪,天朝市場比寒國這種彈丸之地市場大太多了,費力發歌賣專輯哪有演戲接真人秀接天價代言賺錢快。
隻要有流量,沒有什麼好作品,都能源源不斷地掙錢。
寒國娛樂立國,政策大力支持之下娛樂產業相關的公司自然如雨後春筍般往外冒,高烈度的競爭環境雖說加劇了寒國娛樂圈的殘酷性,但是也像養蠱一般,確實更容易誕生出更好的製作團隊。
陳嫻說是要招攬自己的班底,但是現在也不知道到時候願意跟著回天朝重新打拚的又有幾人呢。
就算不提幕後製作團隊的問題,練習生這種製度很可能在天朝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
想想也知道寒國這種練習生養蠱競爭出道模式不是很適合天朝,就說個現實問題,願意從小學初中就讓孩子和娛樂經紀公司簽練習生合約的家長監護人,能有多少呢?
若是等到孩子成年再簽合約當練習生,經過幾年的練習時間,就算能夠出道,也會麵臨出道的時候年齡偏大的問題。
眼前就有個活生生的例子,那就是紅貝貝的隊長艾琳裴珠泫。
陳悠的目光落在不遠處認真練舞的隊長裴珠泫的身上,有些感歎,小裴隊長能走到這一步,壓力應該要比成員妹妹們要大不少。
這種年紀出道在傻帽公司算是高齡出道了,但是陳悠有種預感,就算練習生模式在天朝能夠行得通,可能也都得等到裴珠泫這種年紀才能正式出道。
畢竟招那麼多未成年進公司當練習生,其實大部分時候是招了一堆打不得罵不得的祖宗回去。
寒國的那種殘酷的練習生養蠱模式,盲目大規模複製到天朝的話,若是有未成年練習生扛不住高壓的話,沒準要出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