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後果就是極有可能帶來政策上的一刀切行業寒冬。
所以當前限寒的大背景下,天朝公司都是選擇和寒國公司合作,送到寒國來培訓練習生,但是規模都很小,不成氣候的樣子。
如果公司自己單獨培養練習生行不通的話,那選秀出道是否可行?
當然這種選秀不是像天朝十年前流行的那樣選一些solo歌手偶像,而是通過選秀來選拔男女團成員。
由各家娛樂經紀公司出練習生,這樣也許就能避免練習生問題。
陳悠突然想起了幾個月前寒國火爆一時的選秀綜藝節目produce101第二季,雖然通過節目出道的隻是限定組成時間的男子偶像團體wanna one,但是依然還是擁有超高的國民度。
那什麼薑丹尼爾,就連陳悠這種不怎麼關注男團的人都有所耳聞。
由此其可見超高的國民度和爆表的人氣。
這種幾個月內飛速躥紅的速度,真的讓眾多小型經紀公司極度眼紅。
小公司累死累活拚命策劃能包裝一個偶像團體出道就很不錯了,至於能不能濺起水花,就隻能全靠命。
大公司倒是還好一些,推出新的偶像團體的話,關注度話題性都不會低,自然就能吸引到足夠多願意買單的ATM。
但是這種團體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團粉比正常組團出道的偶像團體要少得多,因此到時間解散之後,人氣不高的成員後續發展會很艱難,很快泯然眾人。
而且還有就是公平的問題。
這種各家經紀公司分蛋糕的節目,選誰出道都是經過利益的考慮以及權衡,不可能完全根據人氣投票來決定。
陳悠雖然覺得這種模式很可能是天朝偶像市場的未來趨勢,但是也不覺得陳嫻能有足夠的資本和人脈去組織起這樣一場各家經紀公司共同分蛋糕的節目盛宴。
能參與其中分一杯羹就很不錯了,陳悠不覺得陳嫻擁有牽這個頭的能力。
國內有能耐牽這個頭做這檔綜藝節目的,除了實力雄厚關係廣的電視台諸如馬桶台,也就隻有掌握了大量互聯網娛樂資源的企鵝或者aqy能行。
陳悠咬著嘴唇,有些蛋疼,也不知道老姐有沒有和國內的這些巨頭搭上過關係。
看樣子是夠嗆。
天朝對寒國火爆一時的綜藝節目都是秉持著‘拿來主義’的態度,像produce 101第二季這樣在寒國國民度爆表的綜藝節目,陳悠覺得國內應該很快就有仿製品出現了。
或許就在明年也說不定呢。
時間不等人啊!
隻要節目推出的速度夠快,就能搶先收割一大批粉絲,這些都是赤裸裸的流量,都是能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金錢利益。
至於被嘲諷批評實力不足之類的那都不叫事兒,黑粉也是粉,黑紅也是紅,隻要有了足夠的關注度,後期靠通稿洗白還是很容易的。
就算在路人眼裏洗不白,隻要吸引到了足夠的粉絲,一樣能賺大錢。
這種通過選秀推出限定兩年的偶像團體的模式,倒是很符合天朝資本喜歡圈快錢的本性,陳悠覺得有心人應該不會錯過這次小小的風口。
想了想,陳悠覺得還是打電話給陳嫻商量一下這個事兒比較好,順便問問憑陳嫻這些年積攢下的家底,究竟能分走多少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