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玉夫人(1 / 2)

平南侯府,位於距離皇城最近的長樂坊,坐北朝南,前後十三進的一座大宅子,顯示了平南侯府在朝廷之中的不凡地位。

要知道,大晉在三十年前一統天下之後,京城的地價經曆了三十年的瘋漲,如今的長樂坊裏,用寸土寸金來說也絲毫不為過,平南侯府能有現在這個規模,已經說明了聖眷昌隆。

近兩年時間,平南侯大部分時間都遠在南疆平叛,不曾住在京城,這座平南侯府,就全由那位玉夫人主事,玉夫人是平南侯發妻,娘家姓鄭,是金陵城本地的望族,頗有些手段,哪怕是平南侯不在京城,她也把平南侯府打理的井井有條,從小含玉而生,京城裏的人稱其為玉夫人。

這一日,平南侯府一如往日一樣平靜,但是一個大紅衣裳的宦官來到了平南侯府門口,不過這個宦官並沒有大張旗鼓的走正門進來,而且從側門進入了平南侯府,最終在平南侯府的正堂裏,見到了那位傳聞中的玉夫人。

玉夫人雖然已經有了一個兒子,但是保養的很不錯,四十歲出頭的年紀,看起來跟三十歲一樣,見到這個紅衣宦官之後,玉夫人盈盈行禮,輕聲笑道:“董公公有什麼事情,派個人知會一聲就是了,哪裏能用得到您親自跑一趟?”

這個來平南侯府拜訪的,自然就是天目監的太監董承了,別看董承在承德皇帝麵前一副卑微至極的樣子,但是他身為天目監的主事人,一身權柄可以在宮裏排進前三,京城裏的任何王公貴族,都不敢小瞧這個有些微胖的董太監。

董承麵無表情,也不在正堂裏坐下來,而是麵色嚴肅道:“傳陛下口諭。”

口諭,其實就是天子的口信,也就是天子的私人意見,這個東西與製詔都不同,它不經過中書門下兩省,也不經過尚書台,隻是皇帝一個人的意思,也就是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沒有法律效應的。

隻不過這東西雖然沒有法律效應,但是在一個帝國裏,皇帝的意思就是最大的法律,也不會有人不給皇帝麵子,除非是涉及到國家大事,否則口諭手諭之類的東西,跟尋常的聖旨也沒有什麼區別。

玉夫人聞言,臉色微變,當即盈盈一拜道:“天使稍後,妾身這就去召集家人,聆聽聖訓。”

董承搖了搖頭,開口道:“陛下無意把這件事情鬧大,夫人一個人聽聽也就是了,給太多人知道了,反而不好。”

玉夫人停下腳步,回頭跪倒在董承麵前,董承麵色不變,開口道:“京城之地,天子腳下,萬般皆有法度,非是爾等可以肆意非為之所,此次念在兩代平南侯屢立戰功,朕也與李家有舊,便不與平南侯府計較,平南侯遠征在外,為國討賊,頗為辛苦,家中門楣名聲,望愛之慎之。”

說完這句話,董承臉上的嚴肅消失不見,這位太監親自伸手,把玉夫人扶了起來,輕聲道:“李夫人,陛下就說了這麼多,奴婢已經一個字不漏的說出來了。”

玉夫人臉色蒼白,她伸手拉著董承的衣袖,開口道:“董公公,侯爺不在京城,妾身打理侯府,一向是如履薄冰,不敢有半點逾越規矩的地方,不知道因何觸怒了天子,還請董公公明言。”

說這話,她從衣袖裏取出一張發黃的錢票,塞進了董承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