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林雅晴憧憬地說:“我三十歲,美好的生活才剛開始。”
“當然。”華子明自信地說:“我要四十五歲前當上長江學者,五十歲前當院士,那時,我們就可以住別墅了。院士辦企業,會是什麼待遇?到時,你的專業就用得著了,我們不僅要改善自己的生活,還要為後代留下點什麼。”
林雅晴笑了起來:“你想那麼遠幹嘛?”
“很遠嗎?我覺得好像一眨眼就會到來似的。”
“別那麼樂觀。”林雅晴說:“還學者、院士?中國再怎麼學術不行,要當頂級學者,還是需要時間的。你還是想想怎麼讓我爹媽放心地把我交給你吧。”
說到這裏,華子明雖然有些沮喪,但他依然信心滿滿:“放心,放假我陪你回去,向他們報告我的努力的結果,他們肯定會滿意的。”
兩人在草地上幸福地交談著。
郭博文在家裏看了好一陣書,才聽見安裝網絡的人在外麵敲門。他連忙打開門,讓工作人員進來。兩人簡單地交談了一會,工作人員就開始走線。不大一會,網線安裝好,調試完畢後,工作人員離開。
郭博文試了試網速,覺得還不錯。他馬上拿出交換機和自己買的網線,很快就對網絡進行了改造,然後把網線順著牆釘好,走到林雅晴的房間門口。這才發現林雅晴的門關著。於是,他先把網線放在她門口,自己又回去上網。
郭博文拿著那本參考書,按照上麵提供的數據和分析模型,很快就建立了一個期貨個股的走勢分析圖,他對照著結果比對了一下,發現竟然完全符合。這下,讓郭博文輕鬆了,覺得自己完全有把握拿下黃瑞鳴交給自己的工作。
郭博文看看時間還早,索性就開始依照中國期貨市場的特點,先建立一個期貨個股的分析模式看看。
等到郭博文按照一些相關數據建好一個大豆的期貨走勢模型圖,才發現根據模型推斷出的走勢和最後的結果存在著差距,這下,他覺得有些糊塗了,仔細看看自己選擇的數據和依據的原理,並沒有差錯,但為什麼結果會不一樣呢?
郭博文正想著,突然聽到開門的聲音。他探頭向外張望,看見滿臉輕鬆的林雅晴走了進來。郭博文忙走出房間,和她打招呼說:“你男朋友回學校了?”
“恩。每星期就這麼一天的時間,還要急急忙忙地趕回去。”
“學術研究嘛。”郭博文說:“我在學校的時候,幫過一位教授做過數據處理工作,的確夠忙的。華科大在這方麵的要求比較高,畢竟有名校的臉麵要顧。哎,你男朋友看上去不是那種木納性的學霸人物。這在華科大很少見。”
林雅晴有些得意:“當然了,木納性的人也吸引不了我。哎,他對你印象很不錯,說你不像個學計算機的,到像個搞學術的。就是不明白為什麼會選擇學計算機這種應用型的專業。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