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負麵人格(1 / 2)

今天來不及了明天補上,不會缺更,大家新年快樂

“餓了吧,拿去,拿去買點兒吃的。”

白爭轉過頭,看到老乞丐衝他單手舉著破碗。

那雙眼睛還是閉著的。

“我不要。”

“拿著吧,這東西我要了沒用,不能動了,送不到餅子鋪,我就吃點兒現成的。”

“不要。”白爭搖了搖頭,隻有他自己知道他心裏動搖得有多厲害,就好像是一隻猴子爬上了椰子樹的頂端,忽然起了一陣大風,樹幹左搖右擺,自己根本站立不住。

“你不拿,早晚還是讓別的小孫子搶了去,你拿著,買四個餅子,分我倆,還有倆,給你當跑腿費。”

那個年紀的白爭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原則,也不懂什麼無功不受祿,他隻是單純的覺得不該拿這個可憐老頭兒的錢,但是現在又覺得,自己應該幫幫他,讓他吃一口現成的。

是的,一口現成的,老乞丐隻吃了一口,就說這餅子隔夜了,硬的很,沒牙了,咬不動,你都啃了吧。

白爭不覺得,他就覺得天上飄著的那些個香味兒都到了他自己的嘴裏。

自那往後的兩個月,老乞丐幾乎每三天就能從白爭那兒吃到一口現成的,有時候白爭也會納悶兒,為什麼自己來了這麼久,磕破頭都要不到一分錢,而這個隻能動動嘴皮子的老頭兒卻能隔三差五的拿到毛票?

隻要腦子裏有了這麼個疑問,那麼心裏的猜忌就停不下來了,是不是自己的扮相不如他的好?還是他在這裏呆久了已經有了老主顧?

往後的時間裏,白爭一直在留意著光顧老乞丐那個破碗的人,幾乎全部都是一些現成的吃食,根本沒人彎腰遞錢。

這個疑問讓他苦惱了很久,直到一天夜裏。

那天白爭記得很清楚,大年夜,天上的月亮不亮,但是街上的燈籠很刺眼,他能無視周遭人家的熙攘,但是卻沒法抵製住尿意的侵襲,睜開眼,剛準備爬起來往後挪兩步,眼角餘光瞟到老乞丐的時候猛然定格。

那雙枯老的手,似乎正在從身子底下往外抽什麼東西。

老乞丐的每一個動作都十分的小,動靜幾乎微不可聞,從他鼻尖漫開的白氣能看出,這麼微小的動作對他來說卻是十分的吃力。

用了足足十多個呼吸的功夫,他才把那樣事物從身子底下抽出來。

是一個灰布包。

老乞丐顫抖著翻開布包,展露出其中整整齊齊碼好的鈔票。

一疊一疊的,一毛的,兩毛的,甚至還有幾張五毛的!

白爭覺得自己的尿意完全消退了,他就那麼靜靜的伏在已經被自己的體溫捂暖的地麵上,兩隻眼睛直勾勾的看著老乞丐身前的那一堆鈔票。

那得是多少錢?他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多的錢。有這麼多的錢,為什麼還要在這裏討飯?老頭子,應該要比那些房子裏的人還要有錢吧!

思緒抑製不住的往外漫遊,一直到老乞丐把兩張毛票放進碗裏,費力的把布包疊好,再次塞到身下,才緩過神來。

“吱嘎”

有一陣風把對麵人家的大門吹動了。

換作往常白爭肯定會抬頭看看是不是有人出來送些狗都不吃的爛菜臭飯,但是今天他沒有,他閉上了眼,感覺自己很飽,肚子甚至有些撐,睡得也就很甜。

慶岱螺牙山下有一個鎮子,不大不小,五百戶人家,或許和滇南其他有名的鄉鎮比不了,但是就方圓幾十公裏來說,這樣的規模已經算是一方繁華地界。聽老人說,以前諸葛亮南征的時候曾經在這裏停過腳,並且把鎮上的主幹道征作了糧道,以滇南地區對他老人家的崇拜來說,這可是個天大的榮耀,所以這個原本名為鬆橋鎮的村子,曆經了三次改名,諸葛糧倉,諸葛鎮,還有最為蹩腳的諸葛歇腳。

鎮上的權貴們大都是些土財主,屬於有錢有勢沒文化的標準類型,黃齒紅舌得吵了三天三夜,最後還是定了一個行糧鎮的土名,土歸土,可倒是十分的貼切。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行糧鎮是為數不多的安身立命之所,起碼的,地裏還能存下餘糧,家家戶戶少有餓死渴死的村民,很多人說這是因為改名了鎮名,換了個好風水。但是也有人說是因為諸葛天師的福蔭庇佑。

幾千年過去了,行糧鎮逐漸演變成了富饒一方的縣城,也就是現如今的慶岱市行糧縣。

白爭到行糧縣的時候才九歲,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所以麵黃肌瘦,人也長得畏畏縮縮,披著那一身破破爛爛不知道從哪個狗窩裏搶來的碎布條,要不是手腳俱在,五官皆全,八成會被人當成一個走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