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年,這一年,可以說是有喜有憂。喜,是吳承宗得了一個兒子,他很高興。憂,是因為這一年東南一帶大旱,許多的莊家沒有了收成,很多地方鬧饑荒。
幸好,吳承宗力排眾議,和太守商量,同意讓那些饑民進入東陽。
其他地方的饑民聽說了,也紛紛來到了這裏,吳承宗壓力很大,一天隻能睡兩個時辰,也就是四個小時。
他去幹嘛?當然是帶著那些人整理莊稼農田,盡管沒有什麼收成,但是也可以鬆鬆土,為大旱過去準備準備。
這一年,東陽在吳承宗的帶領下度過了難關。
407年(東晉成宗,晉安帝義熙3年),這一年,是一個很重要的年份,因為,吳承宗在這一年,正式起兵反晉了。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
總的來說,吳承宗之所以起義,是因為一個女人,這個人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他的妹妹,吳小寧。
吳小寧小吳承宗14歲,所以,那一年她才19歲,已經是亭亭玉立,而且史料記載,她貌美如花,知書達理,還是個知識分子。
按道理這個年紀也應該嫁了,但是她卻沒有找到喜歡的人,畢竟哥哥是當官的,她也比較自由,吳承宗十分的寵愛她,所以,才讓她到了這個年紀還沒有出嫁。
4月19日,吳小寧去了衙門,想找自己的哥哥,但是,剛好吳承宗出去了,衙門裏麵隻有太守坐鎮。
東陽太守,楊司,比吳承宗大8歲,可以說能做吳小寧的父親了。但是他有一個毛病,好色。
接下來的事情,不用說都知道了。一直以來,楊司隻是把吳承宗當成一個幹活的奴隸而已,他認為,不論吳承宗做得有多好,都無法對他的地位造成威脅。然而,他錯了,但是也不全部錯了,因為,吳承宗對他的地位無法造成威脅,但是可以對他的生命造成威脅。
他正要對吳小寧施暴的時候,吳承宗回來了。
看見自己的妹妹被楊司欺負,衝動占據了他的理智。
這些年來,他失去了很多人,父親母親,哥哥姐姐弟弟,現在,隻剩下一個弟弟和妹妹了,這兩個人是他的手足,真正的親人啊!
失去理智的他,不顧楊司的苦苦哀求,將他活活的打死了。
一切都完了,他坐在地上,身邊是弟弟妹妹,三個人瞬間懵了。
他下令,關門,一個人在房間裏麵思考。這件事情整個東陽都知道了,但是,卻無一人說出來,他們都是沉默著。
吳承宗的妻子宋青玉,並沒有像之前的一樣,離開他,而是坐在門口,等著吳承宗出來。吳承宗在裏麵兩天兩夜,什麼也不吃,她也是什麼也不吃。
最重要的時刻要來了,4月21日,中午,吳承宗出來了。
首先,他召集整個東陽的人,來到了一處空曠的地方,開了一個大會。沒有人知道這兩天他在裏麵想什麼,做什麼。
最終,他結束了自己的演講,下麵一片沉默,東陽這段時間大量收留難民,現在已經有了一萬餘人,這些人,都對他感恩戴德。
吳承宗知道,時候到了,雖然,這不是他的本意,但是他不得不這麼做。
順便說一句,吳承宗是一個仁義的人,真正的仁義,這個之後再說吧。
“晉,腐朽,天下萬民苦矣!五胡亂華,中原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伐暴晉,就在今朝!”
當天,吳承宗動員了總共三千人的起義隊伍,占領東陽。
從那一天起,他動員全城一萬多人,砸鍋賣鐵的製作兵刃,甲胃,訓練士兵。可以說,這一點他做得很好,因為,自古以來,農民起義的戰鬥力從來都是最差的。
士兵,他們的工作就是殺人,武器是兵刃
農民,他們的工作就是種田,武器是鋤頭
這怎麼打?所以,吳承宗不想被晉軍輕易的擊敗,所以,他拚命地準備,等著南征北戰的那一天。
那一天不會太久,終於也來臨了。
4月28日,東晉將領甘祖,被晉軍封為伐逆將軍,率領大軍三千人,以東陽西北方向的新安為營地,向著東陽而去。
這是吳承宗起兵以來的第一戰,他不了解甘祖這個人,但是,他知道,對方的軍隊都是朝廷的正規軍,所以決不能硬碰硬。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甘祖,比吳承宗小一歲,孝武帝寧康4年生人。
他並不是晉朝廷濫竽充數的人,他是一個猛將,曾經在鎮壓農民起義和桓玄的時候常常以寡敵眾,萬人之中,殺入敵營。
這個人,隻能用一個字形容,猛。
派一個猛將來對付吳承宗,在其他人看來,吳承宗死定了,他隻能成為別人的墊腳石而已。
然而,忘了說一句,如果是甘祖是猛將,那吳承宗就是一個福將。
什麼是福將?那是運氣好的將領,靠運氣打,怎麼打都贏。
猛將對福將,這是一場很精彩的戰鬥。
這時候,曆史之神似乎在對吳承宗說,去吧!你的天下,帝王路,豐功偉績,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