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他讓甘祖率領一千人,在劉裕的目光注視下悍然發起進攻。
劉裕軍大舉包圍,等了好幾天,就盼著這一刻了,晉軍都是卯足了勁,往死裏打。
9月12日早上,吳承宗軍一千隻剩下甘祖帶回來的三十多人,他二話不說的跑了,劉裕明白對方人不多,他昨天晚上損失了大概一千,於是揮兵,剩下七千人全部出動。
這一刻,得到消息的吳承宗知道勝利就要來了。
中午,劉裕軍受到了吳承宗軍三千人的襲擊埋伏。這段時間以來,晉軍屢戰屢勝,吳承宗手下的人早就怒氣衝衝了,今天他們終於有機會讓對方知道,什麼叫做恐懼和落荒而逃了。
當天,劉裕軍損失三千人,然後殺出重圍,退至永嘉。
算來算去,劉裕現在隻剩下七八千人而已了,吳承宗更加是好不到哪去,也隻有大概一千五百人左右。
打到這一步,雙方都可以說是差不多沒氣了。
吳承宗和劉裕比起來,有一個好處,他是這裏的地頭蛇。這一年裏麵,他對這一帶的百姓都是一視同仁,從來不壓迫,所以當他一揮手,便再次拉攏起來了一支兩千餘人的隊伍。
讓這些人拿上武器,這就夠了。
9月15日,吳承宗率領大軍三千五百人,對永嘉發起總攻。
當天,劉裕讓臨海調集三千人,留下一千人繼續攻城。
說來劉裕也是憋屈,他搞不明白這個臨海守將不是一個女子嗎?怎麼會這麼厲害?如此強烈的攻擊也可以承受,了不起。
不過,到此為止了,吳承宗你的好運是時候終結了!
…
吳小寧的信念
很多人奇怪,在臨海這種地方,吳小寧一介女子是怎麼撐住的。接下來我告訴大家吧。
首先就是城牆的問題,臨海隻是一個小地方,城牆不會太厚,不過鑒於那時候還沒有火藥穿牆弩的出現,所以縫縫補補也差不多了。
其次是兵力問題,守城不是作戰,還真的是什麼人都可以上,一開始是征召民夫,四千人一起防禦,但是到後麵隻要是個人都可以上了,不論男女老少。
為什麼?這就要說守城的另一方麵了,工具。
所謂工具,不過是弓箭,石頭,按照一般情況,這些東西都是不怎麼夠用,幸好之前吳承宗在這裏準備了很多,所以才沒問題。
可從第五天開始,還是不夠用了。
那怎麼辦?當然是拆房子了,什麼磚瓦房梁木,泥土黃沙和開水(這個夠狠,我服),全部都用上了。
聽說吳小寧這個女兒身竟然還想出了一個慘絕人寰的方法。
把鐵鏈加熱至發紅,然後一端抓著,在城牆上蕩來蕩去的,對於這個辦法,我服,那是真的服,順便心裏一聲咆哮——大姐,你一個女孩子是那想來的餿主意,實在是太壞了!
就這麼著,從8月24日一直到9月15日,晉軍始終沒有一個人能進入臨海。晉將王鎮惡讓他們上,也有一群人不去,這不是廢話嗎?這麼紅的鐵鏈在他們手中隨風飄揚,晃來晃去,你當我們沒眼睛還是當我們傻?
無奈了,就怎麼著吧,反正攻城應該是沒轍了,圍著也算是給劉裕一個交代,畢竟出來混的都不容易啊。
結果兩天後,吳小寧察覺晉軍沒有繼續攻擊,然後就明白了,一定是自己的哥哥和他們現在勢均力敵,臨海的軍隊都被帶走了。
9月18日,吳小寧帶著兩千人棄城離開。
當天晚上,知道消息的王鎮惡鬆了口氣,心想這樣子臨海就拿下來了,但是下一秒,他的臉色都變得蒼白了起來。
因為吳小寧帶著人去偷襲永嘉去了!
這就不好玩了,啥也別說了,追吧。
結果還是晚了。
9月19日,吳小寧帶人馬不停蹄的,當天晚上,直接對永嘉發動總攻。
這是一個劉裕自始至終都沒有想到的。
為了防禦吳承宗軍的反撲,他的兵力大部分都在向南的一帶,北方因為有王鎮惡圍著臨海,所以比較放心,總共也就隻有幾百人在北部而已。
就在劉裕在城外和吳承宗的幾千餘人火拚的時候就聽說永嘉失守了。
這個消息很好笑,同時也讓劉裕不寒而栗。因為他自己還在永嘉外麵,竟然被失守了?由於是大晚上的,不清楚對方有多少人,一時間大亂。
吳承宗知道了自己的妹妹如此生猛,啥也別說了,來人,還睡什麼覺,吃什麼飯?都給我往死裏打。
一場大戰,再次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