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擴張之路(1 / 2)

409年大年初一,對於劉裕來說還算得上是不錯的日子,畢竟他已經把後秦鐵騎趕回去了,北方一度變得穩定起來。

之所以沒有一鼓作氣北伐,那是因為他還沒有準備好,而且當時的後秦還沒有徹底失去民心以及另外一件事情,轉移了他的注意力。

年初,占據山東地區的南燕皇帝慕容超派遣軍隊騷擾淮北地區,哪怕百官苦苦哀求他三思而後行,但年輕的皇帝卻不管不顧的把這個國家拖入了滅亡的深淵。

同年,劉裕率領大軍七萬,揮起了北伐的大旗。

南燕滅亡,已成定局!

劉裕滅亡南燕的戰爭算不上快,一直到410年初才解決戰鬥,而這一年裏麵,吳承宗在幹什麼?

自從409年四月十二開始一直到六月七,吳承名帶領大軍艱苦奮戰,硬生生的打破了建安,占領了這一帶地區。

吳軍付出了幾乎四千人的代價,才能打開一條通往內陸的道路。

這時候,吳承宗下令,休養生息,他敏銳的察覺到了,劉裕不可能短時間結束在北方的戰爭,所以自己還是比較安全的。

所以從409年六月七日一直到410年十一月份,長達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裏麵,福建一帶,安定無比,史稱:

“武帝興修水利,開墾農田,內遷黎民,市井之間,初見治世之光。”

而為什麼這一場和平被打破了呢?

因為劉裕滅亡南燕之後,在嶺南廣州的盧循,徐道覆於410年三月起兵,打出清君側的口號,北伐!

難得的是,他們竟然極其快速的打到了長沙和武昌地區,並且開始東進,直接逼近健康。

正因為如此,本來在穩紮穩打圍困南燕都城的劉裕隻能加快南燕滅亡的速度,隨後帶領一千精銳部隊南下,抵禦他們的反叛。

這段時間,嶺南(兩廣)地區的軍隊全部都被調集,剩下的全部都是老弱病殘,尤其是當徐道覆他們的軍隊逼近健康的時候,嶺南到長沙地區幾乎是出現了真空。

吳承宗如果不懂得抓住機會,那就太對不起自己了,於是他在410年11月初,帶領自己的軍隊發起進攻,南下!

這時候的福建地區經過了一年多的發展,擁有怎樣的力量呢?

“時武帝擁軍萬三千,糧草充足,可用三月。”

吳承宗難得的可以放開手腳打一場大戰,畢竟這樣的一場天時地利與人和都占的戰爭的確是很少有。

隨後,吳承宗一路上勢如破竹,十二月一日拿下晉安(這個晉安和之前的晉安並不一樣,之前的晉安全稱是晉安郡,這個晉安就是今天的泉州。)四日,攻克不遠處的同安城,連續拿下兩個沿海城市,隨後繼續南下,十五日,進入廣州地區,包圍綏安,海陽,兩個城太守無力抵禦,望風而降,搖身一變成為了吳承宗的下屬。

目前為止,大軍南下以來都沒有遇見過正兒八經的晉朝軍隊,所以說損失不大,糧草也得到了急速補充。

這時候,吳承宗的勢力範圍已經開始畸形發展,從北方臨海一直到海陽,從今天的浙江地區一直到廣州東部地區,太過於長,並且狹窄。

徐道覆和盧循的老窩就快要被端了,可是他們卻鞭長莫及,畢竟他們被劉裕壓的死死的,無法顧及南方。

吳承宗吃準了這一點,所以才會肆無忌憚的南下,接下來,他目光看向了內陸地區,更為重要的興寧(今廣州興寧)。

二十一日,甘祖帶領四千軍隊兵臨城下,興寧太守麾下隻剩下少得可憐的五百人,並且都是老弱殘兵,難以組織起來像樣的戰鬥力。

於是他們隻能向不遠處的龍川和省府廣州城發出了告急。

可惜,不僅僅是龍川無能為力,就連省府地區,偌大的廣州城都是沒有多少軍隊。

那些軍隊都去哪裏?被徐道覆他們帶走北伐了。

就這樣,僅僅兩個時辰,興寧破,龍川太守望風而逃,放棄了城池,馬不停蹄的想跑到廣州,隻可惜這哥們的確是太背了,在路上被一夥土匪弄死了,有的時候,真的是造化弄人啊。

二十八日,甘祖率領七百人,毫無懸念的進入龍川城,一時之間,吳承宗勢力範圍在東南稱霸一方。

此時此刻,在綏安的吳承宗開始擔憂北方的情況。

他很希望劉裕能和徐道覆他們同歸於盡,或者傷筋動骨,難以攻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