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昌國公案(2 / 2)

這一次的案件,誰是最大受益人?

吳立炎?吳承名?

都不是,吳承宗才是最大受益人。

他用於大文的死,削弱了吳立炎和吳承名的勢力,被殺的幾百個官員裏麵有很多都是投靠了吳立炎和吳承名的,這一殺,雙方都是傷筋動骨。

吳承宗不是傻子,他雖然重親情,但他頭腦還清楚孰輕孰重。

作為一個皇帝,或許他在繼承人的事情上左搖右擺,但在鞏固皇權這一點他是做得很好的。

大業帝國這幾年來基本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皇帝,齊王,太子。

形成這種局麵的根本原因就是齊王和太子這些年東征西討,獲得了很多士兵的支持,這一點讓他們可以在朝廷裏麵自成一派。

作為皇帝的吳承宗怎麼可能容忍這種情況?但他也不希望撕破臉皮來處理這件事情。

但於大文的案子讓他找到了突破口。

想想看,滿朝文武同朝為官,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誰和誰又能徹底分清楚你我呢?

吳承宗這一個誅殺,基本上把朝廷清空了一半。

吳立炎和吳承名也是被敲打了,不敢再輕舉妄動。

七月二日,楚國公宋得之被吳承宗任命為尚書省丞相。

吳承宗加強外戚的作用和力量無異於是幫助了吳立炎,這時候吳承名不樂意了,他在徹底失去了於大文之後就需要一個新的強有力的盟友。

可是滿朝文武那裏還有這種人呢?有的,還有一個。

在電視劇《漢武大帝》裏麵,有一段劇情是這樣的。

漢景帝時期,中央局麵為一者皇帝,二者竇太後,三者梁王劉武。

可是有一個人卻能在其中三方遊刃有餘,毫無顧忌。

那就是竇太後的女兒,竇太主。

因為在皇帝麵前她說的話都可以當做是出自於關心,皇帝不可能和自己的姐姐計較的。

在太後麵前,她的言行舉止可以當成是孝順。

在梁王麵前就更不用說了,梁王就是個弟弟。

漢朝有這樣的人物,業初也有。

那就是很多年沒有出麵的大業馮翎公主吳小寧。

她不僅僅是吳承宗的妹妹,還是甘祖的妻子,不管是在朝廷還是皇宮,軍隊裏麵都有極高的人氣。

當年吳承宗為了她殺人反叛,由此可知她的影響力有多大了。

她這些年來一直都是處於中立,對吳承宗盡心盡力,對吳立炎多加愛護,對吳承名也是處處偏袒,試圖維持這三個人的平衡。

隻可惜這碗水就算是吳承宗的無法端平,更別說吳小寧了。

但吳小寧根本沒有理會自己的小哥,甚至於還說:“陛下有子,何以傳位爾呼?”

得到這個答案的吳承名失望的離開了馮翎,緊接著又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七月中旬,十幾個禮閣官員上表,希望皇帝吳承宗廢太子,立齊王為皇太弟。

這下子可真的是捅了馬蜂窩了。

這種事情怎麼能當麵說出來呢?

尤其是在朝堂上麵的尚書省丞相宋得之聽了之後直接破口大罵。

“爾等身為禮官,不知禮儀!子承父業之禮乃天道人倫!怎能荒廢?”

緊接著吳承宗下令,把他們全部剝奪官職,回家戴罪。

在東宮的吳立炎得知消息也是搞不明白那幫人鬧這一出是什麼意思?

接下來他就明白了。

七月下旬,那十幾個禮閣官員全部被人秘密刺殺,消息傳出,長安震驚!

一時之間,滿朝文武,人人自危!生怕被人下了黑手。

十幾個中央官員竟然接二連三的被人刺殺,打的可是朝廷的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