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北地大屠殺——百年爭鋒的開始(2 / 2)

一時之間,雁門關,太原,幽州,常山,廣寧等地區堆滿了人。

四十多萬大軍在邊境線上,嚇得拓跋黎也是慌了起來,連忙向長安和洛陽方向派遣使臣。

北魏使臣對吳承宗卑躬屈膝的認錯,並且說業朝境內的鮮卑人所作所為和他們沒有關係,希望大皇帝可以原諒他們。

洛陽方麵,北魏使臣則是對吳立炎痛哭流涕,希望他可以幫幫忙勸說吳承宗退兵。

吳立炎也是很無奈,這一次吳承宗並沒有讓他出征,而是令宋寖為元帥,宇文延,張升,甘贏等人輔助,各自鎮守一方。

事實上宋寖本人也是滿頭霧水,不明白吳承宗想幹什麼。

因為吳承宗派遣了幾十萬大軍北上,但並沒有給他們足夠的糧草和武器,甚至於攻城的裝備都沒有。

這是想幹什麼?

可是不管他怎麼問,皇帝都沒有給他答案,隻是讓他原地待命。

到了五月份,吳承宗召見吳立炎,交給了他一個任務,這個任務就隻有一句話。

“勿使北地再有異族!”

吳立炎人傻了。

他沒想到自己老爹那麼大把年紀了,竟然如此狠辣,他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在北方來一次大屠殺,除了漢人之外的種族,全部殺光!

五胡亂華百年,北方大亂,各民族混居了那麼多年,早已經產生了默契,甚至於民族融合已經開始了。

河北地區的其他族人加起來都超過了百萬,真的要殺,那就是一場滔天大禍啊!

對此,吳立炎磕頭,請求吳承宗收回成命,但吳承宗卻告訴他,這件事情他不幹,有的是人幹。

麵對這種情況,吳立炎除了接受,別無他法,所以再次請求,希望可以縮小範圍,隻是斬殺鮮卑族人。

吳承宗再三考慮之後同意了。

隨後吳立炎就懷著沉重的心情來到了太原,隨後召集宋寖等高級將軍,把皇帝的意思說出來,一時之間,宋寖等人震撼。

誠然,鮮卑人經常幫助北魏,但那也是少部分,絕大多數人是想著好好過日子的,皇帝以偏概全,要全部屠殺,的確是太殘忍了。

作為一個統禦萬邦的九五之尊,他為什麼容不下自己的子民呢?

宋寖希望吳立炎可以忤逆皇帝,拒絕執行,但遭到拒絕。

這件事情沒得商量。

所以他們隻能執行命令。

五月下旬,在大業北方的四十多萬業軍突然擴散,對各個地區的鮮卑族人展開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一時之間,北方血流成河,就算是漢人看見這樣的場景也是嚇得不敢出門,惶惶不可終日。

這場屠殺持續了一個月,找到六月下旬吳立炎才下令停止,並且率領大軍緩緩撤退,回到原來的營地。

一個月內,業軍屠殺鮮卑族人達六十多萬!

這個消息傳遍大江南北,不管是業朝內部異族還是北方,無一不是驚駭不已。

那些被遷入的匈奴人以及北方的其他族人都惶惶不可終日。

北魏皇帝拓跋黎得知也是嚇了一跳,沒想到吳承宗那麼狠!

這時候北魏貴族也是建議,他們也把北方漢人全部屠殺,讓業朝知道他們不是好惹的。

這個建議直接被拓跋黎拒絕了。

屠殺漢人?那就是真的要和業朝開戰了,他們還沒有這個膽子。

隻不過吳承宗的這個行為實在是太惡心了,具體的影響就是鮮卑族在未來百年時間裏依然盤踞北方草原,並且哪怕是被宣帝,文帝,明帝祖孫三代連續北伐出擊打成殘廢依然沒多少人投降。

甚至於他們在山窮水盡的情況下選擇了玉石俱焚,極大的消耗了業軍的戰力。

就是因為這場大屠殺讓那個時代兩個種族之間徹底決裂,就好像現在的中國人和鬼子一般。

漢朝北伐匈奴,匈奴都連續有人投降,願意遷入漢地,到了業朝和鮮卑,幾乎沒有這種情況。

這就是吳承宗聖治時期最後做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