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園裏不知什麼侍候開始來了一些行色匆匆的太監和宮女,隨後就有眼尖兒的官員看見了劉公公的身影,場內的喧囂迅速沉寂下來。
就聽早就候在東北、西北、西南、東南四角的樂人齊齊奏響了雅樂,樂聲優然清雅,曲調偏向肅穆莊嚴,音色由單一逐漸變為繁冗,隨後又有節奏漸漸變強的鼓點引著缶歌將那繁冗的音色分成高低不一的重樂,隨後就是一波高過一波的敲擊和撲麵而來的編罄之聲,一時之間,滿園都被這動人心魄如萬馬奔騰的合奏淹沒了。
越來越高昂的應鼓突然停止了敲擊,碩德帝從瓊林園的中央高台緩緩走上來,落座。
底下的群臣嬪妃等全部跪地,連呼三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端正坐於龍椅的碩德帝微抬右手,莊嚴無比不可侵犯,“今日乃中秋佳節,普天同慶,歌舞升平,就像普通百姓一樣當作家宴,可盡情賞月、飲酒、以酬佳節,愛卿亦可不必拘束。”
“謝皇上恩典、吾皇萬歲!”
鼓聲又雷鳴般的響起,高昂的號角聲在天空中震蕩。
中秋大典就在這盛大的環境中開始了,角落裏的南宮櫻跟著跪拜之後,就隻剩下看熱鬧的份。
首先就是吐蕃、大理、高金、西遼等周邊小國的外使覲見皇上,獻上各色貢品,馬匹牛羊,絲綢絹帛,珠寶玉器,刺繡手工,玉杯珍珠不計其數,碩德帝一一作了賞賜,並回贈了各國使者大夏朝的珍貴特產,最後按照每國來使在其本國的等級分別賜予縷金花、羅帛花及絹帛花,絲毫不因各國的貢品差異而有所偏頗,各國使者無不敬佩讚歎大夏王朝的大國風範,碩德帝的英明神武,寬厚仁心,治國有方。
外使賜座後,就開宴了,除了宮宴的傳統菜肴外,每個宴桌上都有石榴、梨、棗、橙橘等新上市的應節食物,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金秋螯蟹,個個兒盤大殼亮,蟹子金黃,蟹肉酥嫩,鮮口多汁,為保證最佳口感,禦膳房隔一會兒就新上桌一批,宮女等已經算好時間,麻利地將沒動筷子的涼蟹撤下,保證每個人麵前的蟹子都是熱氣騰騰卻不燙手,食者均讚不絕口。
南宮櫻和其他布置食盒的宮女一道,被膳房派去分蟹子,她一趟趟地跑,一會兒撤蟹子,一會兒擺蟹子,忙得團團轉。
一輪宮內舞女的表演過後,今年的新科進士入了場。
碩德帝依次賞了前三名進士簪花,除了筆墨紙硯書畫外,還賞賜了冰紗。
冰紗寒涼絲薄,盛夏遮在身上,冰涼不透陽光,可以隔熱防曬,是汴京少有的特產,傳說是冰蠶吐的冰絲紡織而成,冰蠶稀有難以繁殖,每年產量極其稀少,參加本宴席的人都有很多沒有親眼見過,冰紗經皇上之手一亮相,在場之人無不伸長脖子看個稀罕,心中都是羨慕至極。
碩德帝親切詢問新科進士食住,並與之交談作官為民之道,希望他們以後廉潔從政,潔身自好,如冰蠶般冰清玉潔,不染汙濁,為朝廷效力。
本年的新科進士受的皇恩額外多,因此也倍受矚目。
就聽身旁的議論聲不絕於耳。
“你看你看,那個探花,真真是一表人才。”
“哎呀,真巧,我也一直在看他呢。”
“不知道他是誰家的?”
南宮櫻因剛才一直在那個“掌中舞”周圍轉悠,所以正巧被留在官員女眷的西南角,這一片宴席除了“掌中舞”外,還有很多未出閣的貴女,個個兒都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兒。
新科進士身份就要複雜一些了,天子不拘一格降人才,很多進士都是寒門出身。即便不是寒門,也是普通官員的子弟,如果能同南宮櫻身旁的這些個貴女結成親,加上自身的才華,那可是“麻雀變鳳凰”,平步青雲也是眨眼間的事情,看到這麼多女子都盯著那兩位俊秀男子看,她不禁也多看了幾眼。
狀元、榜眼,探花作為新科進士的前三位,自然走在最前麵,那身著探花配飾的青年站在新晉官員中確實較為打眼,挺拔的身姿自然而然流露出一股風流態,與一般的讀書人不同,絲毫沒有呆板僵硬,倒像是個武將。
身旁又有一個貴女用手帕掩著嘴,悄聲跟鄰桌交談:“這個探花我想要他了。”
鄰桌貴女調笑道:“要他?你是什麼意思,說清楚點。”
“哎呀,人家是認真的,這次真的想嫁人了嘛!”
那貴女雖然語氣嬌羞,但言詞中絲毫沒有“尊夫”之意,反而像是逛絲綢鋪子談論的一樁“買賣”。
鄰桌貴女立刻笑彎了腰,“就憑他?一個小小進士,能入了你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