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唐宋貿易?(1 / 2)

自從石敬瑭起兵造反,向契丹求援並割讓幽雲十六州以來,中原再度一統後始終無法收複這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地區。它的丟失使契丹遼國的疆域直抵長城,近乎一馬平川的中原腹心位置暴露在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麵對北方無險可守的局麵,有宋一朝幾乎傷透了腦筋。即便它的軍事裝備是曆代最先進的,但是麵對遊牧民族的鐵蹄,以及戰略上的劣勢,使得宋朝根本無法對來去如風的遊牧民族造成大規模的殺傷。

而自幼生長於馬背,來去如風的遊牧騎兵,充份的發揮出自己騎兵的威力,隨後騎兵戰法在蒙古人的手上達到巔峰。而中原的環境,卻極少能夠豢養大規模的戰馬。幽雲十六州以及北方的丟失,不僅造成了戰略上的被動局麵,更丟失了大批適合豢養馬匹的土地。導致,宋朝的騎兵發展一直處於一種十分尷尬的地位。騎兵少了,無法對遊牧鐵騎造成威脅,而增加騎兵,則根本就是缺少戰馬。而陸軍無論有多麼精銳,始終很難與大規模的騎兵消耗。

直至一代民族英雄嶽武穆的崛起,才扭轉了這一局麵,但可惜嶽武穆功敗垂成,十年心血一朝耗盡,讓後世引為憾事。

北方大麵積的土地丟失,連帶著西域被隔斷,再加上遊牧民族禁止馬匹流入中原,即便有馬匹被商人帶入宋境,也多是閹割過的馬匹。無法進行培育,而戰馬少了,更無法形成一定的規模。導致宋朝缺馬,是人人共知的事情。

但是有一點,宋朝的工商業十分的發達,憑借著兩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他創造出了令後人咂舌的經濟價值。

按1990年美元為基準,在公元960年後(趙匡胤建立宋朝),中國人均GDP為450美元,至宋末達600美元。而處於中世紀黑暗中的歐洲,僅為422美元。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後,中國經濟一蹶不振,1870年GDP人均530美元。由於內戰,到1950年,中國人均GDP僅為439美元,還趕不上宋代初的450美元。1952年達537美元,但仍低於宋末的600美元。

而且,他的軍事實力一點也不弱,隻不過悲催的趕上了一個不好的時代。不僅缺少戰馬,更要麵臨無險可守的戰略被動局麵。導致宋朝的武功,給予後世的一點就隻有賠款……

然而,當趙宋君臣得知當年盛唐安西軍的後裔,遠隔萬裏異域建國稱霸,國內好馬良馬多如牛毛之時。趙宋心中開始有了別樣的心思,如果能夠通過海外貿易的關係,引進唐人的戰馬,那麼是否能夠在國內形成一定的規模,從而組建出一支強大無敵的騎兵?

隻是有一點,是他們不得不考慮的,那就是遠隔萬裏運送來戰馬,那麼一匹的花費一定高的驚人。但是,他們又不能不試著去引進戰馬,哪怕花費在厲害,也在所不惜。畢竟,對方與他們血管中始終留著相同的血脈啊!

“貴使回國後,還請轉告貴國國主,向他表明朕的問候。”趙光義臉上紅光滿麵,笑眯眯的說道。而遣宋使自然是一口應答,隨後趙光義他又說:“貴使曾說,貴國國內良馬如牛毛一樣繁多,不知是否確有其事,還是說誇大其詞啊?”

唐使麵露不喜,他說:“好教皇上知曉,吾國雖然麵積狹小,但那絕非吾國沒有那個實力奪取異域土地。而是根本沒那個必要,蠻夷之地,野人眾多,得之如同雞肋。但是吾國雄霸地中海,乃當之無愧的霸主國。無論是歐羅巴洲,阿非利加洲,這四境之國均以吾國為尊。即便是當年與吾先祖安西軍交戰的大食國,也在吾唐人立國二十餘載後,兩國合兵進犯,但均被吾國擊敗。因此,我們唐人的實力,陛下無須懷疑。吾國境地,豢養馬匹之數,幾如天上星辰一樣繁多。”

趙宋君臣對視一眼,雖然心中還有些許疑惑,但是卻被對方話中的強大心態所渲染,內心之中不由信了幾分。但是,海外貿易,雖然趙宋很發達,但是兩國具體如何貿易,還是需要仔細商量商量。為此,趙光義開始試著談論,兩國建立貿易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