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羅刹(1 / 2)

天都城內的見聞,委實令呂端大開眼界,除此以外,便是對幾乎家家戶戶懸掛在門戶上的旗幟充滿了興趣。當他不解其意而問時,才知道那家家戶戶懸掛的旗幟,一麵是王旗,一麵則是國旗。在了解意思後,才知道盛唐遺民入鄉隨俗,如歐羅巴大陸一般,喜好鐫刻各種紋章與旗幟,表明身份。而唐人在此更進一步,率先製作了代表一國的旗幟,與中原王朝那僅僅懸掛國號的旗幟不同。唐人所懸掛的旗幟為雙色旗,兩麵皆是海藍色象征唐人的土地被大海環繞,中央為白色,象征他們在一塊白地上建立起的根基。而白色的最中央,懸掛一枚金色的眼睛,則是象征著真理。

“永恒不變,即是真理!”呂端讚道,“這個寓意好啊!”

而王室的旗幟,則是真理之眼被豔麗的紅色牡丹花包圍,呂端詢問後才知,其國崇尚牡丹,更喜這花中之王的牡丹。不僅是王室的象征,也是國家的象征,而百姓們多是效仿王室,大肆栽種牡丹。尤其是經過這百多年的變遷,這種喜愛更是深入骨髓。家家戶戶的窗台上,都擺放著一盆盆豔麗的牡丹花。

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遭,使團所乘坐的車隊,開始緩緩向著專門招待外賓使臣的國賓館行去。在這裏,呂端他們將歇息兩日,隨後在第三天的時候正式拜見唐人君臣。這兩天的時間裏,呂端一如在安定城所做的那樣,白天的時候觀摩城市,下午則去城外田園參觀,晚上在明亮的燈光下,書寫自己一路的見聞,記載著唐人的方方麵麵。這番出使域外,令呂端著實大開眼界,不僅見到了‘骨肉兄弟’,更是開拓了眼界,認識了許多域外之民與域外之國。

兩天的遊曆,呂端在唐人‘禮部’官員的陪同下,盡情的遊覽著這座唐人最引以為傲的都城。尤其是那座占地廣大,屹立在城市最中央以及最高點的皇宮,更令呂端好奇。而且,在這兩天的時間裏,呂端知曉更多的事情,莫過於唐人的那位傳奇性的開國君主,同時也是那位在整個歐羅巴洲以及阿非利加洲傳的沸沸揚揚,經過百餘年也不曾退熱的傳奇人物。

呂端了解了關於這位開國‘太祖’的豐功偉績,不僅帶領唐人擺脫奴役的枷鎖,更帶領唐人耀武揚威的跑到大食人的都城之下,隨後更是一把火焚燒了大食人的都城。羞辱大食國上下,之後遠赴萬裏之路,跨海來到一島,在之後的幾十年裏。唐人在他的庇護與帶領下,休養生息開始壯大,從三十幾萬族裔,一舉增長了十倍人口,更是奪占各處土地,廣散唐民開拓。隨後,一係列的變革,竟令四道融合為一。兩天的時間,呂端聽的最多的還是這位唐人君主的傳奇事跡,令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儒家弟子相當無語。

因為在呂端聽來,這分明就是神話故事,而非史實。

但是,呂端可不管在唐人的麵前說這話,因為他不久前曾親眼看見,一位來此行商的大食商賈因醉酒妄談了幾句。結果,被一群男女老幼皆佩劍行街,猶如俠客的民眾亂劍砍殺。至此呂端方知,在唐民眼中,那位開國君主的帝國,猶如炎黃一般。他此次回訪唐國,肩負著趙宋賦予他的使命,可不是來批判以及鬧事的。萬一惹怒了那些血性衝天的唐民,被砍死了,都沒地說理去。因為,呂端分明看見,那些管事的‘差役’(警察)處處偏袒唐民,對那‘無辜而死’的大食人根本沒有一句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