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和劉文靜相視一眼,知道這李淵…迪產歇斯底裏了。汝是在逼各世家徹底站隊啊。可是,那帆阿水真的肯甘冒奇險地陪李唐一條道走
到黑嗎?
裴寂和劉文靜心中沒底,不過。他們也知道,這是最後、也是唯一的機會了。
“陛平”
裴寂心一橫:“事到如今,也隻有如此了。”他是個喜歡榮華富貴的人,不想淪為一個降臣,整天顫顫兢兢、如履薄冰的渡日,所以,他
不想李唐亡。
劉文靜是太平道中人,他將自己、家族以及教門的前途都押在了李淵的身上,也別無選擇,當下也一咬牙:“好,臣也同意。”
“既如此”。
李淵高興起來:“玄真,肇仁。就由你們代表聯去會見那六大世家的代表,說以厲害,讓他們盡快行動起來。
“諾。”
裴寂、劉文靜恭然領命。十九日。
深夜。
長安,平康坊,芙蓉園後宅的密室中。有六個人悄然聚集在一起。
他們分別當代表著當世最顯赫的六個世家趙郡李、太原王、範陽盧,豪陽鄭,清河崔、博陵崔。與李淵所代表的隴西李,合計為當世
七大世家。
密室中的六個人,雖然都不是各自世家的家主。但卻是家族中的中堅力量,代表各自的世家進駐家中,負責家族與李唐的溝通聯係。
此時,這六大世家的代表相聚在一起。而且個個臉色凝重,一言不,顯然是生了大事。
“諸公”
位於正中的一個老者開口了。他叫鄭爽,仍是榮陽鄭氏當今家主鄭恪的弟弟:“今日我等彙聚在一起。不是來坐禪的,事已至此,大家都
說說意見吧。”
是的,在座的六大世家。都已受到了李唐圖究匕現的逼迫,倉惶無計之下,這才彙聚在一起商量對策。
“諸公”。
趙郡李的李旦苦笑道:“我說一句。我以為,萬萬不能答應李唐的要求。趙國目前擁兵百萬,名將如雲,實力之強,已非我各世家所難撼
動,與其正麵為敵,必然引火燒身。自取滅亡!”
“不錯
博陵崔的崔昊也不滿道:“我等各世家傳承不易,豈能不顧家族安危。為他人火中取粟?而且,趙國目前一統天下之勢已成,自古逆勢而
為者,都沒有好下場。”
“說得對。”
“是這個理。”
清河崔的崔遠、太原王的王翰也都表示了讚同的意見。
“可是”
範陽盧的盧卓卻皺眉道:“那裴寂、劉文靜說得很明白,若我等不從。就會把各家以往秘密支持李淵的證據都交給劉武周,屆時,卻是凶
險難料啊。而且,正如那裴寂、劉文靜分析得那樣,劉武周出身非我世家,若讓其得了天下,必然對我世家與以嚴厲打壓,我等以往輝
不
定會煙散雲散。咱們似乎別無選擇啊”。
一時間,室內啞雀無聲。
隋末的亂世,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七大世家秘密操縱的結果。
原因很簡單:
楊廣的好大喜了、昏庸殘暴。既不為百姓所喜,也危及了這七大世家的利益,而且,七大世家素重正統,楊廣弑父自立,更為七大世家所
不能容。因此。在天下群起。反對楊廣暴政的時候,這七大世家利用各自的影響力,秘密推動和操控了這個亂世,最終順利推翻了隋朝,讓楊
廣這個暴君授。
不過,天下不能一日無主,既然要推翻隋朝和楊廣,就必須要有替代者,眾世家考慮再三,選擇了隴西李氏。
一來,隴西李是七大世家中實力最強者。而且,野心勃勃,願意出頭。
二來,逐鹿天下,成了,固然是利益巨大,風光無限,敗了,卻有可能家毀人亡,所以,為穩妥起見,眾世家都不想赤膊上陣,是以把隴
西李推在了明處。
結果,李淵初時的確一帆風順,輕鬆攻入長安,建立了大唐。
然而,就在這時,劉武周橫空出世。先定遼東、河北,再取山東、山西,然後,竟一舉擊潰李唐的河東防線,攻入了關中,數十萬大軍兵
臨長安城下。
這下,李唐慌了,急調河西軍來援,六大世家也慌了,暗中出了大力。請動王世蕪來援。
結果,潢關一戰,王世充全軍覆沒。而河西援軍,即使有李唐第一智將李世民親自出馬。也難以突破謂水防線。一時間,趙國一統天下的
趨勢迅明朗。
麵對此種難以置信的局麵,六大世家絕望了,開始尋找後路,但就在這時,李淵竟逼迫他們策動事變,迫劉武周退兵,這下,可把他們架
在火上烤了。
一句話:是,進亦死,退,亦死!
“唉。
鄭爽長長地歎了口氣,一臉苦笑道:“進退兩難啊。隻要一著錯,說不定我等各世家數百年之傳承便會一著皆休,這可如何是好?”
“唉”
眾人也是苦著臉,長長地歎了口氣,雖然心中急得是火上房,但卻是束手無策。
良久,見始終商量不出個所以然來,而李唐給的回複期限卻隻有三天。李旦猛一橫心。眼眸中凶光一閃:“諸位,為李唐火中取粟、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