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櫟:暢銷曆史小說——作者情懷2(2 / 2)

秦孝公告訴士子們,如果你們出了治國策,我就重用你們,好,山東士子提起筆,大筆一揮:什麼王道,孔孟之道,無為而治,堯舜.....

額……秦公,不好意思,其實我們也不知道......

這時候一位士子站出來,忘了叫啥名,挺身而出,力挽狂瀾?

不,他寫了一道書:秦國十惡,把秦國罵的一位是處,窮,髒,惡……秦國文武大臣怒了,要叫士兵將他千刀萬剮。

這時,秦孝公淡定出列,不卑不亢說:士子你說我秦國窮僻,你——說的沒錯!既然秦國窮惡,那你是不是應該秉著士子精神,獻出救國政策,幫助秦國百姓,將這些受苦受難的同胞救出水火?

這個士子愣住了:我本是有意羞辱你,沒想到秦公大度寬容,以德報怨,我很是羞愧,羞愧的不知道怎麼表達了,我得去死表達我的羞愧,說著吼一聲:秦國必出天下!拔劍自刎.....

這個戲劇一幕,我一直在想:這先秦的人都這麼傻逼嗎?這就掛了!

後來,孫老師告訴我這叫士子情懷,士子精神,這就是春秋戰國。

我們忘了,曆史上有一對雙雙餓死的伯夷叔齊,忘了不願接受晉文公賞賜寧願抱樹燒死的介子推,不受禪讓洗耳隱居的許由。

這就是古人。

看《大秦帝國》我不光看到了君王,政治,諸子百家,更看到了士子氣節,趙酒,楚玉,秦風,越女,齊鹽,秦人吃的大餅疙瘩湯,老酒,苦菜,口中的瓜娃子,秦始皇的強弓箭弩,帝王霸氣!

秦朝雖短短統一了一十五年,一代統一卻是耗費了六代君父的心血,秦孝公變法崛起,秦惠王大敗合縱,秦昭王鐵馬震六國,秦始皇的父親,祖父沒有功勞卻也沒犯錯,七代君主,但凡出一個孬種,大廈傾斜!

七代史詩, 氣吞山河,風煮日月!

借用一下孫浩輝百度百科上的話:《大秦帝國》,這是唯一一部全麵、正麵表現秦帝國時代的長篇曆史小說,2008年春天,當孫皓暉在遙遠的海島上敲下小說《大秦帝國》的最後一個句號時,他滿頭黑發已經灰白。

這讓我想起了史詩巨著《冰與火之歌》的作者馬丁,小說直到現今20年還沒有完結。是什麼能讓他堅持二十個春秋,除了心裏那點情懷靈魂,你還能說出別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