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西西裏戰役(四)(1 / 3)

“炮擊艦隊戰艦右舵轉向,航速15節,與敵艦隊呈T字陣位,炮塔轉左舷。”就在第一波魚雷機投擲魚雷不久,第二波魚雷機剛從航空母艦甲板起飛後,美軍高頻無線電中傳來了‘巴爾的摩’號艦長的戰術命令。

利用意大利艦隊躲避魚雷產生混亂的空檔,美炮擊戰艦編隊已成功闖入離意大利艦隊20000米的距離。這顯然有點曉幸的成分,因為海麵上下著雨視線不良,無論是意大利的“維內托”號戰列艦,還是“利托裏奧”號戰列艦,各自發射了兩次主炮,但靠人眼瞄準的炮彈都沒能取得夾叉彈效果,沒打中美戰艦,給了美戰艦靠近的機會。

“保持航速航向,炮瞄雷達確定敵艦坐標,調整主炮標尺。”美炮擊艦隊由與意大利艦隊正麵對開進入有效射程後,迅速轉舵向右,左側船舷斜對著迎頭駛來意大利艦隊。這樣美2艘重巡洋艦和7艘輕巡洋艦就占據了有利於炮擊的T型橫向陣位,並立即利用炮瞄雷達配合人眼瞄準,捕抓意大利戰艦的方位坐標。有海戰常識的都知道,要想發揮戰艦艦炮的最大威力,必須用戰艦的一側對著敵艦,這樣無論是前置還是後置的主炮和副炮都能向敵人開炮射擊,而艦首對著敵人的一方隻能用前置的炮塔開火,所以在海戰中取得T型橫向陣位是十分重要的。

“鎖定目標,主炮齊射。”裝備了炮瞄雷達的美戰艦,在這時發揮出應有的水平,雖然雨天對雷達造成了一定的幹擾,但總比光用人眼瞄準要來得準一些。‘巴爾的摩’號和‘波士頓’號在18000米的距離上先後實施了首次主炮齊射,每艘三座三聯裝203mm(8英寸)主炮在昏暗的地中海海麵上吐出閃閃的炮焰,初出炮膛的穿甲彈在人眼中留下瞬間的暗紅軌跡,便飛向遠方,人眼再也不能看清楚。

“一彈命中敵戰列艦!”無線電中隨即傳來停留在意大利戰艦上空附近盤旋的美偵察機駕駛員史密斯上尉欣喜若狂的聲音。無論是在前麵的炮擊編隊,還是在後麵的航母編隊上的官兵們都忍不住歡呼起來,雖然首發18發炮彈中隻有一彈打中,但首發命中對於士氣的鼓舞作用重大。兩軍對壘,能首發命中敵艦,這並非偶然,證明了蒙特此前嚴格的強化訓練是卓有成效的,也證明了炮瞄雷達在實戰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在42年的太平洋戰場上,裝有炮瞄雷達的美軍戰艦多次敗於日軍戰艦,使海軍部對炮瞄雷達的作用產生了懷疑,但現在卻證明了它的價值。

“轟轟轟轟”意大利艦隊的戰艦也不是吃素的,指揮官依亞金諾上將原本是想以最大航速直接衝向美艦隊,把美特混艦隊的航空母艦置於己方戰列艦的巨炮打擊範圍之內,以當時美航空母艦的裝甲厚度,那怕被己方戰列艦381mm主炮打中一發,就可能會喪失戰鬥力。但由於蒙特當機立斷,把特混艦隊一分為二,主力戰艦迎頭前來攔截,航空母艦繼續保持航向航速,盡量拉開同意大利艦隊的距離。這樣意大利依亞金諾上將的如意算盤就落空了,在遭受敵艦載機魚雷襲擊和敵重巡洋艦炮擊後,依亞金諾上將知道要接近敵航空母艦已經不太現實,立即把目標轉向前來攔截的美炮擊編隊,命令意大利的2艘戰列艦和3艘重巡洋艦齊齊開炮攻擊。

頓時美炮擊編隊險像橫生,敵人的炮彈雨點一樣打來。在經曆了先前多次炮擊後,取得了數據調整了標尺,這次意大利艦隊的炮彈落點散布準確了很多。“轟”的一聲巨響,美‘波士頓’號重巡洋艦的艦尾甲板被一發意大利381mm主炮穿甲彈命中,炮彈爆炸的火焰濃煙衝天而起。與此同時美“蒙彼利埃”號輕巡遊艦也被意軍的“塔蘭托”號重巡洋艦命中一發穿甲彈,燃起了大火。這兩艘戰艦上的美軍損管官兵立即進行奮力滅火及搶救傷員。

就在美炮擊艦隊出現險情的時候,第二波起飛的12架TBF“複仇者”式魚雷轟炸機及時趕到,飛臨意大利艦隊的上空。12架魚雷機依然分成兩隊,一隊8架向已中了一彈的“維內托”號戰列艦飛去,另一隊4架則向“利托裏奧”號戰列艦發起攻擊。之所以連續起飛魚雷機而不起飛俯衝轟炸機,蒙特有著自己的想法。戰列艦和重巡洋艦的防空炮火都十分密集,數量不多的俯衝轟炸機在沒有掩護的情況下是很難突破的,就算能突破防線進行俯衝轟炸也將付出九死一生的代價。魚雷機則不同,可以在敵戰艦防空炮火不容易射中的較遠距離,實施中遠距離的魚雷投彈,無論能不能命中對方,都將給對方艦隊造成混亂和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