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年太平(2 / 2)

但對徐廣陵不敢管也管不了的家裏人,隻能放任他在小院裏紮好稻草人,每天揮汗如雨地揮舞著木劍,他本來文弱的身體,也漸漸結實起來。

——自然沒有人看出,徐廣陵練習的這套劍法,乃是從無數殺戮中磨礪而出的獨家劍術;另一個世界裏,被徐家軍殺破了膽的女真人,更將這套「白虹劍」冠上了“天下劍法中精妙第三、氣勢第二、殺意第一”的美名。

至於每天下午,則是徐廣陵和各路人士應酬的時間。

大漢文人,沒有幾個是傻瓜,能在殿試中脫穎而出的更是人中龍鳳。

一年以上的「候缺」期,全部都拿去逛青樓聽小曲的紈絝之輩,其實少之又少;

在經曆了放榜後短暫的少年意氣、裘馬輕狂後,大多新科進士會選擇抓緊時間、帶上禮物去京城的高官名士家裏拜一拜碼頭,為將來的官場沉浮奠定人脈基礎。

更關鍵的是,還要和同年的進士打好關係——這些同年登榜的年輕士子,將來都會是官場上互幫互助的盟友,此時不拉幫結派,更待何時?

想也想得到,太平十三年所有同科進士中,最受青睞的有三人:

狀元:裴元吉;

榜眼:趙越;

探花:徐廣陵。

不為別的,就為這三人,乃是當今聖上禦筆欽點的前三名,堂堂正正的天子門生!

更不用說,裴元吉的河東裴家、趙越的洛陽趙家、徐廣陵的金陵徐家,都是天下聞名的世家大族,實屬寒門士子理想的結交對象!

因此,幾乎每天下午,都會有來自天南海北的文人士子,跑到京城徐家,來找徐廣陵談天說地——不為聊出個什麼結果,隻要在探花郎麵前混個眼熟,這幫人就足以滿意了。

徐廣陵也強行壓抑下軍旅中養成的火氣,盡量和顏悅色地接待所有來賓。

咬著牙應付這些無聊人士,也被他當成磨煉自己心性的一種修行。

——若是換成前世的大元帥徐廣陵,一定會拔劍砍了這些狗屁文人的腦袋。

不過,認出些許在另一場人生中曾經熟識的麵孔,徐廣陵還是難免有些唏噓:有時看見某人登門拜訪,他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個人死在了神武元年、這個人投靠了女真、這個人最後被流放塞外……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所有來賓中最特別的一位,是徐廣陵的同科狀元裴元吉。

一個月下來,京中士子已有公論:

太平十三年殿試第一甲三人中,榜眼趙越,才高八鬥但盛氣淩人,不宜深交;探花徐廣陵,待人和善但高深莫測,偶爾露出的淩厲眼神更令人不寒而栗;唯有狀元裴元吉,溫和有禮、隨和大方,乃是最好的結交對象!

不過,令士子們感到奇怪的是,狀元郎裴元吉最親近的友人,恰恰是那個在家中深居不出的徐廣陵。

每到日頭西沉,裴狀元便會拎著一壺酒找上徐家,溫和地向門房問一句:請問徐廣陵在不在?

而每當此時,徐廣陵便會屏退一切來賓,獨自出門迎接裴元吉。

或許連裴元吉自己都不知道,在另一個世界中,大漢朝之所以麵對女真侵略三十年不倒,是因為在官場和沙場各有一個人:沙場上,是原先的幽州道大督軍、後來的天下兵馬大元帥徐廣陵;官場上,是大丞相兼國子監祭酒裴元吉。

二人並稱“大漢雙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