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道(2 / 2)

聽著少爺細數大漢道路,碧桃皺起小臉,一副認真記憶的樣子。徐廣陵看得好笑,繼續道:

“這三條橫道,用來聯通內陸沿海,重點在於食貨轉運,乃是貿易線;而那三條縱道,用來聯通南北,重點則在於軍事用兵:

縱一,東海道,基本與大運河平行,沿著東南海岸線一路向北;

縱二,冀州道,發源於大漢疆土最南端的南海郡,一路向北直達冀州,是中原地區的核心要道;

縱三,長安道,從漢中開始,先向東北連接長安,再向西北彎折,出西涼而去。”

徐廣陵看著自己掌心這無形的三橫三縱,感慨道:

“三橫三縱的大漢官道,連通天下十三州道,正是我大漢的生命線!一旦邊疆有難,大漢兵馬便可沿道快速趕赴戰場、毫無遲滯。之所以諸葛丞相收複中原後,大漢就再無藩鎮割據,原因便在於此!”

碧桃癡癡地望著少爺,道:

“少爺,你懂得好多啊!”

徐廣陵默默搖了搖頭。

其實這些地理知識,不完全屬於十八歲的讀書人徐廣陵,而是更多來自另一場人生中,三十年轉戰南北的經驗積累。

直到切身領兵、需要考慮錢糧轉運時,徐廣陵才能感受到千年前那位傳奇丞相的文韜武略:倘若沒有這三橫三縱六條官道支持,他徐廣陵即便有通天之能,終究也無法將虎狼般的女真人,擋在國門之外整整三十年。

身為一代名將的徐廣陵,比任何人都知道交通運輸的重要性!

也正因如此,神武年間的中原人說起大元帥徐廣陵,最愛提他的兩件事。

第一件,帶兵:靠三百老弱殘卒起家,以戰養戰,最鼎盛時麾下有四十萬精銳徐家軍;

第二件,修路:將三條縱向官道,各向女真腹地延伸五百裏!

徐廣陵回憶著前世的沙場戰事,有些蕭索地歎了口氣。

小丫鬟碧桃全然不知少爺心緒,一臉崇拜地望向徐廣陵:

“少爺啊,將來你要是不想當官了,去做個教書先生,肯定沒人比得過你!”

徐廣陵屈指敲了敲碧桃腦門,笑得有些苦澀:

這次下江南殺了呼延輪台以後,若是還能當個普通教書先生,就已經是萬幸了……

有些事,徐廣陵知道自己應該做,那就一定會去做,不論代價如何——正如太平末年,女真南侵,徐廣陵以一介文人之身上馬領兵、義無反顧,隻為救中原於水火。

碧桃聽完了少爺的“教育”,繼續掀開簾子向外望去。

不過,此時官道上的熙攘景象,在少女心頭也有了一絲厚重的曆史感。

徐廣陵越過少女肩膀,望著外麵,歎道:

“碧桃啊,你別看現在這官道上,商旅遊客往來匆匆,可昔年大漢七次大亂之時,這官道上的景象卻慘不忍睹!賣兒鬻女者有,亂兵劫掠者有,攔路搶劫者更多如牛毛!因此古人有言:看官道,知世道。若是官道上商旅通行,便是太平盛世;若是官道上流民移竄,便是紛爭亂世!”

小丫鬟天真地笑道:

“如今天下太平鼎盛,恐怕奴婢這輩子,是看不見亂世的官道啦!”

徐廣陵微微一笑,道:“但願如此。”

還有一句話,他放在心裏沒有說:

沿官道下江南,他徐廣陵,便是為了這昌平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