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壇。
歡呼聲中楊大帥猶如插圖裏的李自成般,一邊向迎接的百姓拱手,一邊進入這座和平解放的城市……
當然,實際上士紳都跑了。
連常勝軍都事實上崩潰,常州都已經被拿下,金壇士紳抵抗個屁,這裏無非常勝軍留守的後勤隊,剩下就隻有本地民團,金壇士紳還沒指望那些渣渣一樣的民團能抵擋住楊豐親自統帥的大軍,在得知白鶴溪常勝軍兵潰,探花公被活捉後金壇官員士紳毫不猶豫地逃跑。
最先到達的京營騎兵第一協一個騎兵隊就占領金壇。
然後剩下就是金壇百姓喜迎楊大帥。
而在楊大帥後麵馬車上,跟著被綁在木頭架子上的探花公,他作為萬曆欽點探花也算天子門生,居然敢背叛他的皇帝兼老師,可以說不忠不義,所以需要送到南京由皇帝陛下親自懲處。
不過在這之前,還是可以拿來展覽一下的。
被綁在十字架上,低著頭哼哼中的探花公,讓刁民們心中對科舉士紳的最後一點敬畏也蕩然無存……
探花欸!
還不是被綁在那裏死狗一樣展覽?
四書五經讀得好有何用,下筆千言終究不如斑鳩銃一杆。
“解放!”
楊大帥在歡呼聲中,背襯著探花公的木頭架子振臂高喊。
“解放!”
無數聲音齊聲高喊。
尤其是那些之前跟著一起自發跑去加入紅巾軍的本地人,更是歡呼著接受他們親人的迎接。
然後一起歡慶他們的解放。
而楊豐對探花公的展覽沒有在金壇停下,緊接著他就南下溧陽,隻有民團的溧陽士紳還是跑路,在常勝軍兵潰後,這附近幾個縣其實都已經失去了堅守下去的意義,士紳逃跑是必然。然後他轉頭向宜興,與此同時從常州南下的降軍也到達太滆運河,麵對兩路夾擊,宜興士紳……
宜興士紳選擇投降。
宜興主要世家如豐義儲氏,茗嶺盧氏等等,湊在一起商議了一下,反正抵抗的結果也是死路一條,大家的目的隻是保存家產,但宜興這個地方特殊些,因為南邊就是群山的屏障。一旦在這裏堅守,的確會迅速獲得蘇州和湖州兩個方向源源不斷的增援,但宜興會變成最慘烈的戰場,也就是說在這裏抵抗的結果,就是把自己變成蘇鬆士紳的替死鬼。
把宜興打爛,卻保護了後麵的各地士紳,最後自己的一切還是要被毀掉。
這種蠢事當然不能做。
法國人都不做何況是我大明士紳。
楊豐要的是分田地,這個抵抗也沒用了,逃跑一樣失去土地,現在最重要的是保住性命和家裏的銀子。
大家投降他總不好意思抄家吧?
他自己都說優待俘虜,大家跑到外麵自己捆著素服待罪,他總不好意思下手吧?
於是宜興士紳們趕緊綁了弘光朝的宜興知縣,然後跑到城外迎著楊大帥玩素服待罪了……
“茗嶺盧氏。”
楊大帥看著素服跪在路邊的一大幫子。
其中一個年輕人正小心翼翼地看著他,等候他的可以說命運裁決。
“算了,既然你們能主動歸罪,也算是自首減等了,按律也的確該從寬,回頭我定個標準,一家交些罰銀算收贖吧,至於田產還是要分,但也會根據你們的人口保留一部分給你們,不會讓你們連口糧田都沒有,房產就不用分了,你們的商鋪還是你們的,楊某對工商業還是支持的。
你們既然是茶商,那就繼續做茶葉生意吧!”
楊豐說道。
也算是給還沒出生的盧象升個麵子了。
說到底茗嶺盧氏這種為抵抗咱大清死了大部分族人的家族還是可以優待一下的。
那幫士紳趕緊叩謝,那個年輕人也夾在中間……
“你叫什麼?”
楊豐指著他說道。
“學生宜興縣生員盧國霖。”
後者有些惶恐的說道。
楊豐沒有再說什麼,這是盧象升他爹,還是讓他安安穩穩的生孩子吧!
“大帥,南都送來揭帖,陛下親率南都軍民,擊退逆黨進攻,擊沉賊艦數十艘並俘斬數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