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3 / 3)

安希範的老丈人談修憤然說道。

“看起來倒是常捷軍敢戰,茅鹿門老當益壯,不想我無錫,竟然要靠浙江人來保住了!”

從京城逃回的孫繼皋看著戰場,頗有些意外的說道。

列陣在洋溪河南岸的常捷軍火槍隊,正在組成一個個方陣,用十輪射向著對岸射擊,以此阻擋敵軍渡過洋溪河,而運河東岸的高橋巡檢城上,剛剛裝上的紅夷大炮則對著運河射擊,阻擋運河上的運輸船順流而下。而剛剛得到重金許諾的董承祺和李應詔兩部官軍,主要是騎兵,則沿著洋溪河巡弋,同樣阻擋北岸敵軍的渡河。

當然,實際上根本沒有敵軍渡河。

他們就是在給自己壯膽,不過理論上斑鳩銃這種射程的火槍流彈也是能打傷幾個民兵的。

而京營兩個協和數萬民兵的確已經到達,隻不過因為高橋巡檢城的重炮封鎖了運河,隻能在上遊登岸。

軍營已經建立。

而且此刻也在向這邊炮擊。

那些用運河船運來的野戰炮,直接在洋溪河北岸排開,對著南岸的常捷軍陣型轟擊。

甚至大炮數量還在增加。

劉元霖在常州丟了太多大炮,再加上京營帶來的,這些各種口徑大炮全都在源源不斷運到這裏,在大炮轟擊中常捷軍傷亡不小,但這些浙江兵居然沒有因此潰散,反而始終保持列陣開火。不過從無錫城內趕來的民團,也帶來了大批火炮架在運河西岸,和對麵敵軍玩大炮對轟,實際上更多大炮也在從鬆江和蘇州運來參戰。

甚至部分鬆江水師營的艦炮都被拆下來,然後在江陰裝船運過來。

以運河,洋溪河,惠山,高橋這些戰略要地,共同組成的防禦體係,正在形成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重炮對轟……

歐洲戰場絕對沒有這種數量級別的火炮對轟。

要知道他們一場戰役,能夠出動幾十門火炮就算是頂級大戰了。

而現在,已經在惠山戰場上的大炮,加起來就已經超過一百門,這是不算弗朗機,虎蹲炮這些舊式火炮的,單算紅夷大炮樣式的,千斤,兩千斤,三千斤甚至包括五千斤級巨炮。

蘇鬆士紳不缺火炮。

鬆江那邊有三家火炮工廠。

都是從北方購買鐵,從倭國購買銅。

至於大明目前正在與倭國事實上處於戰爭狀態……

呸,是不是對鬆江士紳的節操有什麼誤解?他們和福建海商已經鬧到大炮對轟了,為的是什麼?

不就是為了爭奪和倭國的貿易控製權嗎?

猴子的部下在朝鮮燒殺搶掠,搜刮的銅多數都通過貿易進了他們手中,然後又鑄造大炮用來對付楊豐,或者說對付萬曆皇帝,不過麵子上還要維持,畢竟朝鮮人也經常過來哭,哭哭啼啼的還是很讓人尷尬,所以鬆江士紳絕對沒有和倭國貿易,和倭國貿易的都是海上的海盜。

總之現在他們真不缺大炮。

然而孫繼皋這話剛說完,戰場上的常捷軍突然全都開始撤退了,龍光塔內一幫土豪劣紳全傻眼了。

他們趕緊跑下去,剛下錫山就撞上一臉焦急,帶著常捷軍撤退的茅坤。

“鹿門公,你這是……”

孫繼皋攔住茅坤的轎子愕然道。

“別廢話了,楊豐大軍攻陷宜興!”

茅坤很幹脆的喝道。

呃?

孫繼皋等人全傻眼了。

茅坤根本顧不上管他們,帶著常捷軍以最快速度衝向梁溪河的運輸船,他家就是湖州啊,楊豐都拿下宜興了,到湖州還能用幾天?

他後麵孫繼皋等人麵麵相覷,然後一起轉頭看著跟隨茅坤過來的董承祺和李應詔……

“孫侍郎,這浙軍一撤我等孤掌難鳴,很難守住防線啊!”

董承祺一臉為難的說道。

旁邊李應詔忙不迭的跟著點頭附和。

孫繼皋深深的憂傷了一下……

“二位都督,咱到一邊細談如何?”

他堆起滿臉笑容說道。

(今天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