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會議,舞會(二十二)(1 / 2)

所有人在聽到了望手“是阿爾比昂船!”的呐喊後,一直懸著的心終於平靜下來,稍微過了一會兒,甲板上的人們也能看見遠方軍艦桅杆上的紅白相間的都鐸玫瑰旗幟,大家不約而同的喘了口氣。

如果是金色鳶尾花旗幟,恐怕這一船人都會被帶回查理曼港口接受拷問,之後再公開處刑以儆效尤。和軍艦相比,滿載的雙體船不論靈活性還是速度都差了一大截,根本沒有逃掉的機會。

“管他是哪裏的船啦,趕快給我靠岸吧,嗚……!!”

葛洛莉亞再次朝著大海一陣幹嘔,能吐得的東西早就吐幹淨了,再吐就隻能吐膽汁了,一旁的狄安娜同樣好不到哪裏去,總算還沒像葛洛莉亞那樣泛綠。唯獨法芙娜一臉淡定的大嚼本屬於羅蘭他們的三份午餐肉派,還有連葛洛莉亞都望而生畏的“黑豆和米的卷餅”。

“那家夥的舌頭是怪物嗎……”

幾乎癱在甲板上,葛洛莉亞硬撐著吐槽。

羅蘭很想糾正她的錯誤,和李林連吃他自己做的黑暗料理都麵不改色的毀滅性味覺比起來,法芙娜不過是比較重口味罷了。不過此刻他顧不上吐槽,注意力全被阿爾比昂的軍艦吸引過去了。

沒有接觸過海洋的大陸居民眼裏,軍艦幾乎都是一個德行,不論是哪一國的軍艦,都是三桅帆船、2~3層甲板炮組合起來的海上巨獸,唯一不同的隻是懸掛的旗幟。可對羅蘭這樣有一定程度的艦船專業知識,並且接觸過超前海軍戰略教育的人來說,區分船型以及技術的差異,探究背後的技術發展脈絡,是個比較兩國海軍戰略思維的好機會。

在此次旅行之前,羅蘭曾聽帕西法爾提及過,由於采用先進的“模塊化”設計,加上投入了足夠的工人,1艘在布勒斯特建造的40炮戰艦僅用7小時就完全建成下水。海軍上將麥勒.布雷澤視察土倫時僅僅花費5個小時,一艘大槳戰艦即從無到有出現在他眼前。應該說在產能技術的開發上,查理曼已經走在了時代的最前沿。

可眼前的阿爾比昂軍艦,顯然代表著另一種發展方向。

阿爾比昂的戰艦線條更偏於細長,寬長比幾乎達到1:7,查理曼戰艦則為1:6左右。另外那條軍艦上的火炮口徑雖然較小,但長徑比高於查理曼同行搭載的火炮,因此占有射程上的優勢。此外,船體木料選用了較重的老橡木,水線下的線型比較光滑,因此航速比查理曼軍艦更快。

綜合上述要素,大致上可以區分出兩國造艦思路的差異了。

查理曼沒有太多的海外殖民地要守護,打造強大艦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預想的艦隊決戰中擊垮阿爾比昂,借此謀求海上霸權,因此戰艦全是為滿足“艦隊決戰”這一需求而設計的。

由於缺乏足夠數量的有經驗水手,一旦船隻橫搖幅度過大,水手往往吐的昏天黑地,沒有體力作戰,況且搖晃過大對火炮的準頭和發射速度也會造成影響,為此從一開始航行的穩定性就被擺在首要的位置,其次是火力和防護,最後才是航速。因此,查理曼的戰艦多為航速較慢,火力強大的“笨烏龜”。

而阿爾比昂的大國夢和國家安全維係於強大的海權,為應對遙遠殖民地的突發狀況以及維持海上貿易線路的通暢,加上受傳統“見敵必殺”的主動進攻精神影響,阿爾比昂海軍深信速度就是最大的武器,速度就是最好的防禦。艦船性能的優先順序是速度、火力、造價、防護。相比競爭對手,阿爾比昂戰艦的速度更快,回轉半徑更小,配合熟練的水手,能更快的搶占有利位置,從容應對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