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十字路口(四)(2 / 2)

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查理曼看到了建設龐大常備軍,配備以槍炮,以數量優勢徹底撕開戰略困境的可能性。就連那個老謀深算的黎塞留在當時也為這一美好前景所打動,大方的通過了一係列增強軍備、放任V.E財團發展做大的議案,讓查理曼的經濟軍事力量得到了極大發展,也為日後查理曼沿著軍國主義的不歸路一路狂奔埋下了禍根。

從那時起,查理曼就已經隻能沿著李林鋪設好的軌道持續前進,沒有任何回頭的可能。

“我國的情形其實也差不多,查理曼今天的困境同樣可能成為亞爾夫海姆日後的困境。”

獨裁官的話音依然一派輕鬆,一旁的親衛隊隊長微微垂下眼瞼,縮成一條細縫的眼瞳閃過一絲淩厲的寒光。

諸國不會容忍一個獨霸大陸的查理曼,同樣不會允許一個更加強大的亞爾夫海姆出現,這不是什麼人情信義的問題,這種涉及到各國核心利益的事情從來都沒有商量的餘地,連討論都不行。別看阿爾比昂、羅斯聯合公國、卡斯蒂利亞在名義上是亞爾夫海姆的盟友,如果亞爾夫海姆表現出要取代查理曼,甚至更進一步的企圖,過去對付查理曼的那些招數會原封不動照搬到亞爾夫海姆頭上,反查理曼同盟換塊招牌就能開始圍觀亞爾夫海姆。

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所謂國際政治和盟約,也就是那麼回事。

所以,當伊謝爾倫炮台陷落的戰報傳來後,諸國立即迫不及待的提出了“和平談判”的建議。

國際社會從來沒有公理道德正義,永遠都是赤裸裸的叢林社會,能讓一群食肉動物戴上和善麵具,收起爪牙扮演和平天使,其動機隻會是利益。

“列強諸國不願再看到大陸上崛起一個強勢的大國,對他們來說,最理想的結果恐怕是查理曼和亞爾夫海姆同歸於盡,如果兩國沒有意願或是沒有力氣繼續打下去,他們會很樂意提供各種援助將戰爭繼續下去。但這隻是理想狀態”

克勞賽維茨在《戰爭論》中曾說過“任何戰爭計劃在交戰雙方第一次接觸後就會變得麵目全非”。戰爭迷霧是如此,國際博弈也一樣。對列強來說,兩大潛在對手同歸於盡之後的問題諸國對各種技術、產業的搶奪吸收將會成為決定未來霸權的關鍵因素。特別是見識過“雷神之錘”的威力之後,各國對於此類超級武器的技術更是忌憚,甚至一度產生過要改換門庭支持查理曼消滅亞爾夫海姆的想法。隻是由於伊謝爾倫炮台“及時陷落”,他們才沒有機會訴諸行動罷了。

如此危險的東西如果擴散開或者是落入XXXX手中。

如果借助特定局勢獲得技術和其它好處。

抱著撿便宜和牽製其它對手的複雜微妙心態,諸國開始采取行動,試圖讓局勢就此定格。

“‘亞爾夫海姆和查理曼既不能和平,也不能同歸於盡。它們應該將戰爭持續下去,以便成為下金蛋的母雞’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要不是我們有‘黃色計劃’在,說不定就隻能接受現有的國界。然後在漫長的戰爭中把自己和查理曼一點點剁碎,拿去填飽列強的肚子了。”

“您說的沒錯,閣下。”

“對這群家夥暫時先敷衍著就好,隻要我們進展順利,他們也玩不出多大的花樣……”

仰脖飲淨紅酒,薄薄的紅唇微微張開,展露出睥睨眾生的冷笑。

“現在,就讓查理曼來啟動準備已久的旋轉門,讓整個世界聽聽新秩序的號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