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與時代相悖的人們(二十三)(1 / 2)

與神為敵——放在任何宗教教義中都是最嚴重的褻瀆和大不敬。或許民間傳說中容許存在向神明發起挑戰的英雄,不過教會對此絕不承認,有時候還會用“異端審判”之類的手段來壓製、殲滅各種原始土著宗教和民間傳說。

現在教會不但悖逆了神明,還和神意代行者坐到了同一張賭桌的兩邊,還被對方指出自己的叛神行為,並且被預言自己必敗無疑——這怎麼看都有些聖典中記載的那些因傲慢不敬、褻瀆神明招致神罰的即視感。

換個別的什麼人,此時麵對李林的指摘不是尷尬就是心虛,膽子小的隻怕當場就要下跪,乞求救贖和赦免。就連那些從沙場中走過來的護衛也不免額角冷汗岑岑。

姬艾爾聖女隻是嘴角噙著一絲微笑,緩緩開口說到:

“那麼閣下又如何呢?”

輕柔,卻蘊含著不容抗拒和逃避的強大意誌和魄力,仿佛帶有魔力的聲音壓了過去。

“閣下的人生、智慧、力量、智慧,閣下存在的全部意義,都是為了奉獻給神明嗎?為了奉獻給大眾嗎?請容不才小女子在此提問,閣下為何而活?”

被人問到“你為何而活”、“既然人生是如此艱辛勞累,為何還要活著”、“你的人生到底是為了什麼”之類觸及生命本質的問題時,哪怕是最極端、連性命都可以不要的理想主義者也會出現片刻的猶豫和動搖。越是聰明、越是睿智的人,越是容易被“探尋自我本質”的問題困住,隻因為人性崇尚混沌,每一個人都具有無數的可能性,每向前邁出一步都麵臨著無數未來的分歧,一時探尋到的本質未必永遠適用,在不斷變化的世界和自身麵前,那不過是暫時的參考而已。

不過,用來絆住對手的思路,甚至策反對手,“你為何而活”倒的確是個不錯的切入點。

——隻要對方有大家常說的“感性”的話。

“小姐,你提出了個愚蠢的問題呢。”

一秒鍾的猶豫都不曾有過,嘲弄反饋到姬艾爾身上。

“為何而活?會思考、會為這種問題傷感和困擾的隻有你們人類啊。正因為你們是如此的不完全,如此的脆弱,你們才需要通過探尋自我和生命的本質來補完自己。隻有這樣,你們才能繼續向前邁進。可在下並非人類,在下是一具容器,容納神的意誌,臣民的祈願,根據那些要求和願望做出回應的容器,被鑄造成人形的許願機。作為以合理為前提的存在,作為一開始就已經有了明確目的,作為以完美狀態完成的存在。為何而活?這對在下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

第一次,雖然僅僅是一秒不到的刹那,但姬艾爾的笑臉確實出現了裂紋,從裂縫中露出的,是說不出話來的窒息和苦悶。

該說自己愚鈍呢,還是先入為主呢?直到此時此刻,姬艾爾才明白自己一直以來最大的誤算在什麼地方了。

那是極大的誤算,也是極大的誤解,更是致命的失誤。

——李林並不是人類。

——他隻是一個偽裝成人類的許願機,一個會說話、會思考的容器。

——他是一個長得像人類的天災。

——天災不會猶豫,機器不會感歎,容器更不存在忠誠與背叛的問題。

他隻是按照被賦予的使命去行動,執行早已預訂好的行程而已,他人的善意、惡意、生死——完全不可能觸動他,更不要說改變已經安排好的行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