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帝國和皇帝本人持有的強大力量使得他們並不用在乎屬地貴族和人民的想法,從法律和邏輯上來講,並吞了查理曼的帝國承襲查理曼的屬地也是合法的。不過毫不考慮這些人的心情和想法,將處理查理曼的手法直接生搬硬套用在他們身上隻會適得其反,最終很可能搞出一堆完全不必要的麻煩來。
當然,李林也不可能就這麼讓這些地方就此獨立,這更加愚蠢。
經過一番權衡之後,李林決定給予對方一定程度的自治權力以及帝國議會的席位,借此換取對方繼續以屬地的身份留在帝國內,而這個承諾的保證或者說象征就是“帝國皇帝”的頭銜和正式的憲法條文。
為了帝國的長治久安,為了將來的大步邁進,現在的小小讓步是有必要的。
如此簡單的道理。以維斯巴赫議長為代表的老爺爺卻無法理解。
如果李林是個暴脾氣,遇上這麼一個為了個人情感和奇怪願望而罔顧現實的老頭,他一定會衝上去狠狠敲打他的榆木腦袋,哪怕不能打醒他,至少也能打暈他,讓他安靜下來。不過且不說慣於秉持理性主義行事的李林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動手,要知道議長可不是孤身作戰,他背後可是一大群被勝利衝昏腦袋的複仇主義者與沙文主義者。
帝國議會的籌建工作已經展開,關於組建政黨和競選議員的法律條令也已進入最終階段,秉持各種理念和不同階層自身利益訴求而聚集到一起形成的各種派係早已躍躍欲試。由於戰爭大勝的緣故,和平主義與協調主義開始陷入低潮,沙文主義和種族主義的氣勢正旺,並且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占據上風。
李林對此並不感到擔心,帝國內部的任何一股勢力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任何優勢都是相對且暫時的,根據時局發展和需要,他會適當調整各方勢力之間的力量對比,始終維持平衡。例如當需要作出強硬姿態時,他會偏向右翼;當和平與協調成為主軸時,他便會設法增加左翼的聲量。
但問題在於如今民眾正沉浸在大勝之中,“帝國的皇帝”更符合大眾的民族主義情緒,即便可以壓製右翼的聲音,要扭轉民眾的想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考慮到其中的種種,隻能盡量用勸說來解決。可偏偏維斯巴赫議長這次說什麼也不願後退,他的表現一點也不像即將成為帝國評議會議長的風雲人物,簡直就像個因為便秘而痛苦不堪的老頭,總是翻來覆去的叨叨生活中的苦惱。
事情就這麼僵住了,似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內都無法得到解決。
這簡直是發了瘋了。
一個即將誕生,並且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左右世界走向的大帝國,居然因為皇帝和評議會議長因為帝號的分歧導致登基儀式在眾目睽睽之下破產……這究竟是快樂的煩惱呢?還是一場讓人哭笑不得的鬧劇呢?
幸運的是李林已經有了解決之道,他必然能完美解決這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