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比特裏希中校正在進行日常的槍械拆解保養工作。
身為軍隊中層幹部,一名校級軍官,一個駐守後方城市的駐軍司令,比特裏希中校親臨一線的機會其實應該不多,在戰爭已經落幕的如今,更是不可能存在那樣的機會。。
中校之所以耐著性子保養配槍,不厭其煩的擦拭每一個部件,然後上油、組裝、再擦拭、校準……是因為一來這是他在軍校時期就培養出來的好習慣,在見識過那些疏於保養槍械而受到嚴厲懲罰的倒黴蛋是怎麼高舉槍支,繞著操場來上二十圈兔子跳,邊跳邊喊“這是我的槍!這是我的老婆!”之後,再也沒誰有膽量遺忘保養自己的武器;二來則是戰爭雖然結束了,但叛亂,或者按查理曼人的叫法:起義,還遠未結束。身為一個遊擊隊和土匪頻頻出沒地區的駐軍司令官,一件狀態良好、隨時可以發射且不會出現故障的武器是他最重要的生命保障。在這種時不時就能聽到槍響或爆炸的鬼地方,隻要一天不擦拭武器,中校和他的士兵就會感到很不舒服。
從獨裁官在凡爾賽宮鏡廳登基為帝的那一刻起,亞爾夫海姆便正式升格為神聖吉爾曼尼亞帝國,防衛軍也同時升格為“帝國防衛軍”,國內普遍簡稱為“國防軍”,國外則稱呼他們為“帝國軍”。前一種稱呼顯然更親昵,但精靈們也不討厭後一種明顯帶有不友善意味的稱呼,某種程度上還將此視為一種榮耀,是這支軍隊戰無不勝的標誌。
然而這支堪稱帝國手中的利劍,世界上最強大軍隊之一的部隊卻陷入了困境之中。
不是什麼形容詞,也不是描述出了問題,比特裏希中校和他麾下的第三“歐根親王”山地旅正深陷困境不能自拔,部隊上下彌漫著前所未有的焦慮和凝重氣氛。
第三“歐根親王”山地旅是防衛軍首批組建的山地部隊之一,屬於老牌部隊,在開戰後的一係列行動中充分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特別是孚日山脈的作戰中,這些喀爾巴阡山脈山地精靈的後代用自己的行動向世人證明自己完全繼承了祖先的彪悍和勇猛,同時那些極具喀爾巴阡山民風格的做派——也就是那種對敵人毫不手軟,堪稱血腥殘酷的對待敵人的方式也讓世人印象深刻。
可以說這是一支凶名在外的部隊,足以成為母親們用來恐嚇孩子乖乖聽話的素材,然而這群猛獸卻被困住了,如同掉進陷阱、關進籠子裏的困獸一般,滿心焦慮憤怒,卻又緊張不安。
事情本不應該這樣的。
要知道他們的對手不是什麼正規軍,隻是一群散兵遊勇和未經嚴格訓練的民兵,可就是這麼一群人居然讓堂堂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帝國軍正規山地旅束手無策,甚至瀕臨抓狂。
這真是見了鬼了。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軍官和士兵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有認為敵軍過於狡猾的,有認為上麵不夠重視,投入不夠的,還有個把單細胞的直接認為是殺人太少,把人殺光了,問題也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