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歐根親王”旅這樣的一線野戰部隊派駐到邊境駐紮,並不是心血來潮後拍腦袋的結論,而是結合現實國際政治環境和客觀需求後,經過充分辯證和盤算後做出的決定。
精靈陣營的崛起已成定局,無論諸國喜歡或不喜歡,都無法改變這個既定事實。更讓諸國鬱悶的是,在強大到犯規的某人麵前,就連掀桌攤牌這個選項都不切實際,即便抱定同歸於盡的決心,結果也隻會是一場單方麵屠殺,諸國正是被蹂躪、屠殺的那一方。
諸國上層沒有自殺誌願者,麵對嚴酷的事實,他們隻能選擇低頭。
然而正如眾多曆史典故告訴世人的那樣,很多時候事情不能隻看表麵,當某個國家或某個人低頭表示恭順時,你無法看到深深低下的是一張掛著什麼表情的臉孔,更不要說清楚掌握那些麵孔之下,有些什麼樣的算計。曆史上已經有太多太多因為征服者因為被征服民族恭順的外表欺騙而丟掉性命的案例了,精靈們不希望自己也成為其中之一。
於是“歐根親王”旅被派到了埃維昂,擔負起邊境管控和清剿查理曼殘黨的任務。
萊茵戰役中,查理曼王家陸軍主力已然全滅,可這並不意味著查理曼軍隊和武裝力量就此消失。一些駐守地方未參加萊茵戰役從而得以幸存下來的部隊或是就地解散,或是大批轉入地下,與此同時大批武器彈藥因為各式各樣的理由流入民間。一時間各種武裝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在查理曼各地湧現,這當中有不甘接受失敗的死硬軍人,有投機集團的私人武裝,有地主和貴族的武裝護衛,還有以村莊社區為單位組建起來的民團和家庭護衛隊。這些組織互不隸屬,理念互相衝突,為了搶地盤和資源,更是大打出手。在此期間,精靈們忙著打經濟戰,壓根沒時間來管查理曼人火拚。等到經濟戰塵埃落定,不再冷眼旁觀的防衛軍迅速行動,聲勢浩大的“圍剿”迅速席卷查理曼全境,無數雄霸一方的武裝組織一夕間灰飛煙滅。
與內地快刀斬亂麻般的清剿相比,邊境地帶的進度就有些差強人意了。
特別是與塞雷斯接壤的山嶽地帶,剿匪進度連差強人意都達不到,完全就是止步不前。
自古以來,惡劣的地理環境會孕育出彪悍的民風,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指的就是這種情形。另一個世界的瑞士人、塞爾維亞人、阿富汗人、高加索人都是以善於山地遊擊戰出名的山民,曆史上不少強大帝國的正規軍在這些桀驁不馴的山民手上吃足了苦頭。查理曼山嶽地帶的居民或許單兵素質不怎麼樣,但是大批武器和前軍人的流入迅速補足了山民們在戰鬥力方麵的欠缺,再加上全民皆兵和死戰到底的強硬作風,使得防衛軍也不敢小覷這場圍剿作戰的難度。更麻煩的是,查理曼和塞雷斯接壤地帶的民眾原本對國族意識就比較淡泊,漫長的邊境線對他們來說不過是類似路標的存在,邊境線兩邊血緣互通,關係緊密的情況並不少見。一旦作戰不利,遊擊隊陷入低潮後,他們很可能去投奔邊境另一端的親戚,也有可能轉入地下潛伏接受來自國外的援助(可能是民間自發,也可能是塞雷斯官方授意),慢慢恢複實力後再次作亂。這複雜的情勢勢必使得清剿難度進一步增大。總不見得為了剿匪,直接出兵賽雷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