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鳥(四)(3 / 3)

用這兩個呼號來命名承載亡魂的殺人機器,可以說是形象貼切,也可以說是惡趣味。

“關於‘哈比’,我就不多說了,參加遊擊作戰的你們比誰都清楚。這裏要說的是‘塞壬’。或許很多人因為神話的關係,以為那是比‘哈比’來得溫和的東西。實際上那東西比‘哈比’惡質多了。”

中年男人蹙緊了眉頭,仿佛在說一件非常惡心的事情。

“‘塞壬’是用來專門獵殺魔法師的機型吧。”

“夜鶯”的語氣很平穩,仿佛在討論野生鳥類,而不是自己的天敵。

“沒錯,那是專門用來找出藏身普通人之中的魔法師,將他們逼到牆角後予以殺害的專職殺戮兵器,從它們投入以來,已經有好幾個組織的魔法師不幸遇害。”

“關於這一點,上級也對我提到了,問題是那些東西為什麼能準確的定位魔法師?如果不掌握這一點,我很難展開之後的行動。”

“那個啊……”

一直幹脆利索的中年人囁嚅了一陣,最後露出了一個近乎苦笑的表情。

“‘夜鶯’同誌,你應該清楚,‘軍團’的處理核心是複製人腦結構吧。”

“是的。它們會像食腐動物一樣,搜尋、解剖屍體的頭顱。”

“通過複製死者的腦構造,‘軍團’獲得了獵殺人類的智慧。可說到底,那終究隻是一種高度智能化的程式,不懂的所謂的‘感受’和‘感性’。作為殺戮機器,他們也沒必要去掌握這些。可是魔法——既是一種嚴謹的理論,也是一種根植於人們對瑪那的感性上建立起來的奇跡。光靠尖端技術,也未必能發覺藏身人群之中、與普通人無異的魔法師。要想揪出隱藏起來的魔法師,就隻能靠另一個感覺敏銳的魔法師,通過感受瑪那的流動變化來掌握蛛絲馬跡。”

“的確如此。”

直到大戰之前,對付一個魔法師的最好武器必然是另一個魔法師。當然,你也可以投入附屬人員組成的專業團隊,或者幹脆驅使士兵用數量去壓垮對方。可這樣以來,投入的成本和培養一名魔法師也幾乎相差無幾了。

大戰,特別是槍炮的出現和量產徹底改變了這種局麵。

不管是狙擊手的精確射擊,恐怖的火力覆蓋,甚至沒有殺氣也不會幹擾瑪那流動的地雷都足以消滅一打魔法師,投注在這些上的花費卻遠低於培養一打魔法師,獲得效益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在效率提升這一點上,原本就是科學技術的專長。

然而,就算帝國防衛軍能將幹擾粒子撒的滿天飛,飛機戰車大炮將查理曼軍隊按在地上用各種姿勢摩擦,有一件事依然難以做到。

那就是將魔法師和普通人區分出來。

那是純粹的感性領域,就算帝國抓來一堆魔法師,切開他們的腦子和普通人的腦進行比對,研究魔法師大腦的特征,寫了好幾櫃子的公式,取得的進展依然有限。

“最終他們發覺了,既然魔法師能夠感應其他魔法師,那麼把魔法師的腦取出來,經過特別處理後,放進人形容器裏,他們就能得到最有效的魔法師獵殺機器。這種瘋狂的構想結出的具體成果就是‘塞壬’——用來屠殺魔法師的人形殺戮機器。”

放在桌上的拳頭用力攥緊,“貓頭鷹”臉上滿是憤慨和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