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祈禱者的對話(二十)(1 / 2)

眼前所呈現的,是巨大到不得不仰望的鋼鐵之蜂。

細長的複足,修長且光滑的酮體輪廓,巨大的頭部複合傳感單元,再加上背部展開的四片機翼,儼然就是一隻巨大化的機械蜂。

實際上這正是根據此前反饋的戰鬥數據連夜趕工改裝的“沙拉曼達”。

“事前早就預備好了足足兩架機體份量的零配件,隻要核心部分沒有受損,稍微加下班就能在兩天內重組出一架全新的機體來。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實踐一下之前的設想……”

端起咖啡小啜了一口,門格爾注視了一會兒終端界麵裏的數據流,又看看圍著“沙拉曼達”來回奔忙的技術員,他突然開口問到:

“你到底在想什麼?不進行催眠和藥物注射直接坐上去,你是想自殺嗎?”

“要自殺的話,來之前在洗手間裏就能動手了。把自己硬是弄到想起來就會發抖、惡心的地方來自殺的家夥……應該是不會有的吧。”

馬賽的語氣有些不確定,他對自殺和自殺者缺少了解,並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如此,但他認為自己不是這類人。

見慣了屍體和死亡的門格爾卻不這麼認為。

“那可說不好。宗教、理念、個人感官、心理疾病……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刻意追尋痛苦的自殺方式可是被發明出來不少。比方說用短刀在腹部劃拉出十字型切口,用自我解剖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內髒,然後在劇痛和緩慢失血中一點一點迎來死亡。又或者自己用什麼東西蓋住腦袋或堵住口鼻,慢慢窒息而死……試圖用痛苦的死亡過程來實現自我救贖或是自我懲罰的概念早就存在。就算被自殺誌願者拿出來仿效,又有什麼可值得大驚小怪?”

把自己塞進最害怕、最恐懼的地方再自殺,也是一樣的。

“‘英雄’這種東西呢,你去酒吧裏會見到一大堆,可到了戰場上就隻剩下一小撮,到了無麻醉手術台上,幾乎一個都不剩下了。所以千萬別說自己有多勇敢多不怕死,隻有麵對真正生死關頭的考驗,人才會展現出本性。這種事情以後有機會的話,你會看到很多、很多、很多。”

“我知道了。”

門格爾少有的認真模樣讓馬賽一時間有些愣住了,缺少人生經驗,更缺少直麵生死的經曆的他,幾乎被話語沉重的份量壓倒,過了幾秒才回過神來。

“我會注意這方麵的。”

他是這麼說的,語氣嚴肅的像是在起誓。

門格爾瞥了他一眼,拿起界麵終端,指著裏麵三維動圖說到:

“聽好了。之前的‘沙拉曼達’還能勉強算是烈馬的話,這次的改進型隻能用‘怪物’來形容了。”

門格爾教授在精神層麵或許存在諸多問題,但在學術和技術層麵還是有保證的。如果他說什麼東西是怪物,那實際情況隻會更糟。

“沙拉曼達”在技術上的最大亮點是“高度智能化的人工智能”和“高機動性”,從某種層麵上來講,“智慧”和“速度”就是最好的“防護”和“火力”,引用某些王牌翔士的話來概括就是“打不中的話就沒什麼大不了的!”

之前的戰鬥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麵對“沙拉曼達”的超音速突擊,恐怖分子們一度陷入打不中又逃不掉的絕境之中,哪怕靠著某個魔法師的超常發揮,一度有所反製,但很快局麵就被扳了回來。最後要不是某台次世代MDS原型機的介入,恐怕勝負早已揭曉。

也恰恰是因為這場失敗,讓帝國的技術員們注意到了未來的戰爭中,帝國軍隊與其它陣營的MDS進行對抗交戰的可能性。根據已經掌握的情報,共和國與諸國都在暗地裏開發自己的MDS以迎接將來必然會降臨的大戰。其中共和國的“V計劃”進展最快,阿爾比昂方麵的“G計劃”次之,公國方麵的“原石計劃”進度最慢。本著料敵從寬的原則,針對性的裝備研發改良計劃也開始步入正軌。

“沙拉曼達”的改進,正是這方麵的一種嚐試。

最大限度的提升機動力、火力和人工智能,同時盡量不削弱裝甲防護——在這種要求下被改造出來的,就是強化版“沙拉曼達II”。

原本就偏向精幹的機體線條被進一步瘦身,整體輪廓也更加貼近流線型,為的就是盡可能減少空氣阻力,從而強化高超音速飛行能力。機體框架也換成更輕更堅固的新型腦量子波感應框架,步行足大幅縮水,基本上隻保留簡單的起降、短距爬行能力,機動方式完全轉向空中飛行。

外形隻是第一步,技術員們還在機體上設置了複數高功率噴射術式,使得這架機體的最大飛行速度,最小回轉半徑等等參數都超過了“獨角獸”。與此同時火力也得到了大幅度強化,原有的高周波切割鞭被保留了下來,尾部增設了一門高功率輸出的磁軌炮,背部的雙翼則是最新型的感應兵器單元,防護則繼續保留“障壁”術式和原有的流體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