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前往共和國(二)(2 / 2)

乍一看,人們會覺得這是一份讓人不怎麼舒服,但總好過查理曼狂熱****的教育綱領。再怎麼說這裏麵從頭到尾都沒提到過與周圍國家的領土爭議,或是鼓吹積極對外擴張,用軍事解決取代外交協調之類的戰爭思想,自始至終,帝國的教育都是對內的,都是強化培養全體國民的紀律性和服從性,以維持他們的新秩序為最終目標。

可這樣一種看上去“完全內向”的教育綱領,細細品味卻讓人不寒而栗。

帝國的教育與其說是在培養人才,不如說是在量產工具和管理工具的機器。三等、四等國民接受的教育是為了讓他們成為維持社會生產和持續發展所必須的零件和工具。他們必須熟知社會的基本運作規範,必須堅固且能夠滿足社會生產的需要。一等、二等國民則是接受精英教育,成為管理工具的係統,讓這些工具和零件最大限度的發揮效能,維持國家運作。整個帝國就是一台由工具和管理係統組成的超巨大精密機器,這台機器高效、冷酷、能量巨大,任何試圖阻擋其去路的妨礙者都會被毫不留情的碾碎,而最讓人恐懼的地方,在於人們不知道這台機器會朝那裏前進。

隻因為在最高層掌控一切,駕馭國家前進方向的,是皇帝。

沒有人能揣測神明的心思,也沒有人能揣測皇帝的想法,誰都不可能猜到那一位究竟會去向何方,下一分鍾在謀劃著什麼樣的戰略。加上皇帝此前在萊茵戰役所展現出的戰鬥力,人們自然會下意識的想到,如果帝國持續增強壯大下去,終有一天就算不用皇帝出手,帝國也會擁有足以碾壓整個世界的力量。到那時,如果帝國要將新秩序推行到整個世界,大家會變成什麼樣子?帝國四等公民今天的生活會不會就是自己的明天?

他們的預感大致都對,帝國的終極目標就是政府整個世界,將全世界納入新秩序之下,所有人都會成為三等、四等公民。隻是這種基於道聽途說、口口相傳渲染營造出來的情緒持續擴散發酵並不是當前帝國所樂見的,最起碼這種情緒無助於帝國在軍備控製談判中推銷自己的方案。

所以帝國才要大費周章的布局,向諸國民眾灌輸“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的印象,為的就是緩和諸國民間對帝國的情緒,最大限度的減少在談判過程中遭受民間輿論變化的幹擾。

羅蘭對這一點心知肚明。在交流會舉行之前的最後24小時內,他圍繞著這一點展開了完全出乎帝國方麵預想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