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李林所說,政治投機者、傳媒、選民——這些占據民主社會的絕大多數都不知道什麼叫以長遠的戰略眼光來看問題。由於能力、學識、氣度所限,加上個人的私心,他們都隻盯著目光所及之處和個人利益。對於什麼是國際戰略大格局,什麼是地緣戰略平衡,他們隻有簡單的、情緒化的、鄉民式的認知。很多觀點在專業人士眼裏不是荒謬可笑就是莫名其妙,有時候還極度危險。
比方說,有一種論點認為,上一次查理曼的戰敗非戰之罪,而是當邪惡的怪物(當然是指皇帝)從正麵攻來時,那些苟且偷安的諸國和隱藏在王國內部的叛徒、間諜們從背後捅了一刀。在內部和外部的敵人相互夾擊之下,這個偉大的國家才不幸戰敗,承擔戰敗的苦果。
在某些方麵,這種論點是對的,比方說查理曼內部確實充斥著亞爾夫海姆的眼線和企圖賣國求榮的利益動物,在這些內奸的協助下,亞爾夫海姆總能達成預期的戰略戰術目標。可不管是戰敗的原因,還是戰爭的具體進程都嚴重偏離事實,更不要說這個論點回避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即這場戰爭是查理曼主動挑起的,不管亞爾夫海姆在其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發揮了哪些作用,查理曼自身的戰爭責任不可避免。可在這個“背後一刀”的神話裏,人們沒有看到關於戰爭起因和戰爭責任的隻言片語,人們隻看見了一個悲情故事,一個騎士因為背叛和出賣失去本應得到的勝利,遭受了悲慘且不公的戰敗。
可以預見,其他國家對這種奇談怪論會抱有什麼樣的態度,這樣的論調對共和國今後的外交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或許人們會奇怪,共和國公民大部分都經曆過查理曼從興起到滅亡的全部過程,就算底層民眾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不可能像軍政高層一樣對戰爭過程的每個細節都了若指掌,他們也應該清楚正是查理曼對周邊國家的蠶食鯨吞拉開了戰爭序幕,對阿爾比昂的不宣而戰正式打開了地獄之門。他們如今的苦難正是之前查理曼肆意挑起戰火,將戰爭加諸於別國之上的報應。為什麼事到如今這種奇葩理論還會有人相信?
實際上這一點都不值得奇怪,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當人們陷於困苦屈辱時,隻有極少數人會首先檢討自身,絕大多數人都喜歡從別人身上找問題,既為了推卸責任,也為了博取同情和心理安慰。普通民眾通過這種論點將自己置於受害者的位置上,撇清自己和戰爭的關係;官僚和軍人們利用這種神話推卸掉自己本應承擔的責任;無量政客則奉迎大眾的心理,鼓吹這種奇葩邏輯為自己撈選票;
所有群體都隻是各取所需,至於竭力鼓吹這種“背後一刀”的神話在別的國家眼裏意味著什麼,在這種命運抉擇的關鍵時刻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會給共和國帶來什麼樣的麻煩,沒有一個人在乎。
而像這種視責任為無物,毫不在意大局的言論,隻是共和國諸多無腦神論之一罷了,比這更奇葩,更無腦,更偏激的言論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