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善與惡的彼岸(十五)(1 / 2)

“或許民眾認為存在絕對的惡和絕對的善,但對我們和閣下這樣的人來說,正義和邪惡不過是勝利者和失敗者的另一種稱呼。曆史和美德是任由勝利者撰寫的空白筆記本,徹底勝利的贏家不管在上麵寫什麼都不會有人譴責,會被人譴責隻能說明你還沒勝利,不然就是勝利的不夠徹底。”

馬爾博羅公爵的視線從落地窗外的街道轉回會客室內,望著神情嚴肅的來訪者們。

“人們——上層人士和底層民眾,想要看到的是明確的結果。帝國之所以能安泰,共和國之所以能順利建立起來,很大程度正是因為展示了結果。”

帝國展現的是皇帝和帝國軍的強大武力,共和國展現的是在帝國席卷世界的浪潮中還有著與帝國相對的聲音。

兩種結果雖然完全背道而馳,但正因為有了明確的結果,兩個國家得以誕生,並且孕育出各自的社會秩序、文化和獨特的國民氣質。從“展示明確的結果,民眾才會追隨,才心甘情願服從”這一點來說,兩個國家的建立都是符合這一原理的。

“帝國在很多事情上惹人非議,厭惡帝國、憎恨帝國的人比比皆是,但沒有誰能否定,帝國總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因此才能成為當今世界第一列強。相對的,共和國的主張沒有錯誤,從立論基礎和前瞻性來說,也具有獨到且超前的見解。但直到召開此次共同會議為止,很難說貴國的選擇都是基於理性和政治現實所做出的。那麼我們要如何判斷孰優孰劣,誰對誰錯?冷酷但正確的帝國是世界上唯一的‘絕對惡’嗎?重視人文主義和國民基本權力,但在重大決策和執行力上屢屢表現不佳的共和國是世界上唯一的‘絕對善’嗎?我想沒有人能輕易對此下結論吧。”

或許一般人會簡單的把“好人”、“壞蛋”之類的標簽貼到某個人、某個群體、某個國家上。但實際上,事情遠沒有這麼簡單,放到政治學領域去審視就更是如此。

李林曾經說過“民眾總是和勝利者站在一起”,其實國家又何嚐不是如此呢?見風使舵固然讓人感觀極差,但麵對強大到讓你無法反抗的對手時,想方設法加入對方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畢竟這是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世界,順從並不一定代表軟弱,延續族群才是最優先的思考課題。認不清這一點的家夥早就消失在曆史的故紙堆裏,連骨頭渣子都沒剩下。

如今帝國不但是一個強大到諸國難以抵禦的對手,更是一個大到不能到的支柱,要指望諸國願意承擔風險去抵製一項帝國十分在意的協約……不說不切實際,起碼也是相當艱巨。

“經曆了戰後三年的時間,‘新秩序’已經建立起來,且逐漸趨於穩定。帝國幾乎已經成為整個世界的秩序樞紐。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技術、教育……任何國際間交流在少了帝國的前提下都無法成立。用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帝國打個噴嚏,全世界都得感冒’。所以對我國和我個人來說,沒有帝國的世界或者新秩序被破壞的世界,都是無法想象,也不樂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