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類一直保持理智是一種奢侈。
讓機器持有感情同樣也是一種奢侈。
說不清到底哪一邊更奢侈,難度更高,可以確定的是兩邊都不容易。
隻是實現了前者的人想要去解決後一個問題的話,出現悲劇乃至慘劇的概率會非常之高。
情感記憶備份即是典型的案例。
對那些滿腦子公式方程式的瘋狂科學家來說,感情說到底不過是腦內化學反應的結果,這種化學反應有明確的原理卻不可控,本質上乃是不合理與低效率的產物,是應該摒棄的存在。但既然上麵說了要讓軍用人造生命體具備“完美的情感”這種標準的甲方要求,那他們自然是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上。
經過研究討論後,這些智力超群的人得出的結論是給所有素體植入記錄芯片,收集情感反應記錄,經過彙總整合後植入成功的素體之中。
“他們並不需要兵器擁有真正的感情,否則也不會從基因層麵抹掉人造生命體的情感認知。他們需要的隻是‘傑出的社交能力’、‘語言藝術’、‘對應的表情和生理反應’——隻需要知道正確的反應和具體執行能力就行。”
“就算要收集,對象也該是普通人,為什麼——”
“感情本質上是化學反應,同時也是人格的延伸。成長環境和經曆的差異塑造出不同的人格,在麵對同一件事,其反應也存在差異。”
同樣是被燒傷,人都會有不同的反應,在麵對各種各樣的接觸時,為了展現出符合身份和情況的情感反應,最好采用相同思維方向的樣本,如果是基因組合相近就更好,在此基礎上數量越多越好,以便提升精度和進行對照。
“有些年輕人在約會或麵試前會用照相機從不同角度拍攝自己的笑容進行比對,一遍遍錄下自己模擬談話,反複播放矯正。直到將自己的形象調整到滿意為止。情感記憶備份的本質其實和這個差不多。算是更加龐大奢侈的升級版本。”
“瘋了。”
除了這句話,羅蘭真的想不出其它的評語。
隻為完善一個細節,可以肆意踐踏生命,連死亡和回憶也無法逃脫褻瀆。這已經脫離病態的範疇,完完全全就是在發瘋。
任誰看過聽過這樣的秘密,他都會持有和羅蘭相同的想法。
同樣任誰也無法反駁人類追求生存和繁榮的執念。
“如果發瘋可以活下去,很多人樂意成為瘋子吧。如果殘酷可以成為打開繁榮之路的鑰匙,樂意攥住這把鑰匙不放的人也絕不會少。千百年來人類就是這麼走過來的,今後也會這麼走下去,直到徹底毀滅,再也走不下去為止。”
有那麼一瞬間,羅蘭想要反駁,片刻遲疑之後,他將話題拉回到了原本的方向。
“所以,你說不存在名為李林之人,因為所謂‘李林’其本質是——”
“多達十幾萬之眾的素體記憶整合成型之物。可謂‘一既是眾,眾既是一’。身為完美的個體,同時也是承載十幾萬同類的記憶和造物主對人類絕望與憤怒的容器。”
容器。
這個詞曾經多次從李林口中說出來,過去總是認為那是李林的看法過於偏激所導致。接觸了真相之後才明白,容器之說並非誇大比喻,而是殘酷的事實。
人類模仿神的樣子打造了容器,他們並不打算讓這個容器成為新的神或偶像,隻想使之成為便利的工具。卻不曾想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舊神的憤怒和眾多被犧牲生命的怨恨被灌注到容器之中,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危險之物。
容器不會自己思考,隻會按照注入的意誌采取行動,雖然人類的本意是謀求自身的生存,但他們的行為卻招致重大的生存危機,這不能不說極度諷刺。
“諷刺也罷,悲傷也罷,這都是人類和世界自身的選擇。眾多的生命選擇了這條道路,他們也隻能承受其結果。不管那個結果是否公平,是對多數的一側抑或少數的一側不公,隻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