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開拔行軍(1 / 2)

四更天,天還沒亮,袁朗就已經睡不下去了。

睡不下去的原因有多種,一個是水土不服,這幾天一直鬧肚子,來來回回上了幾次恭桶,直到這會兒才有了些許的好轉。

第二個是對家人、留守山寨眾人的牽掛,不知道自己出來了這幾天,她們可一切安好,輾轉反側了好久一直難以入睡。

第三個是軍營裏在四更天便開始埋鍋造飯,一夜饑腸轆轆的災民或是兵卒早就在那熙熙攘攘的排起了隊等著領早飯,你說這聲響還能低嘛。

袁朗走出大帳,本來在那值夜的濮陽興被袁朗的動靜弄醒了,趕緊抓了一件外袍追了出去。

“黃帥,外麵濕氣大,請您披上!”

立冬將至,又是在冀州城的郊外,所以大軍駐紮的地方確實有些寒氣逼人的感覺。

披上濮陽興送來的外袍,袁朗瞬間覺得暖和了許多,還別說,將這濮陽興帶在身邊,不僅多了個說話的伴,傳令的官,還處處受他細心的照料,真的是為自己當初的決定感到慶幸。

“黃帥,黃帥……”

袁朗一看,朦朧的晨曦中,一人騎著白馬衝著自己過來了。

“白帥!”

袁朗激動不已,因為來者不是別人,正是統領後軍和押送大批災民,以致晚到的張白騎。

袁、張二人激動的將雙手握在了一起,風塵仆仆的張白騎明顯憔悴了不少。

“小興子,去,打兩碗稀粥來!”袁朗吩咐完,又對張白騎道,“白帥,帳裏說話!”

張白騎一天沒見到袁朗,自然也有許多話跟袁朗說,隻聽張白騎一進大帳便說:“黃帥,災民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起先跟著咱們的約莫有兩三千,等我行軍之時,陸續的又加進來了好幾千人,現在來到這冀州城下一看,這裏也有不少,這樣看來,這些災民加起來至少得有一萬還多!”

“坐下說話!”袁朗促膝而坐,然後對著案幾對麵的張白騎說道,“白帥無須憂心,我已經有了安頓這些災民之法!”

隨後將自己早先的安排一五一十的都告訴了張白騎,要說目前這大軍裏能跟袁朗真正交心的,也就隻有張白騎了。

張白騎聽完袁朗的講述,麵露難色的道:“沮公與其人是否真如黃帥你所說的那般有真知灼見,還未可知,這裏麵變數還是有的,咱們全押他一人,恐有疏漏!”

原來袁朗昨晚讓人送信的對象就是沮授,他愛屋及烏,第一個想到能安頓冀州城外這些災民的,自然隻有他沮授一人。

袁朗給沮授的信中,他給沮授提出了幾點意見,一來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希望沮授能從大局出發、從人道主義關懷出發,能施施援手;二來給沮授提供了分流這批災民的方案,比如袁朗建議,冀州城周邊的郡縣地廣人稀,可將這批災民登記造冊編入冀州常住人口,給他們田畝,讓他自食其力,並且還能給冀州城增加賦稅;三來袁朗建議,這批災民裏有身強力壯的可以招募為兵丁,正好編入這次酸棗會盟的軍隊裏去;四來,這些災民日積月累,如果一味地圍堵、鎮壓而不疏導,勢必會造成官逼民反的局麵,屆時豈不是得不償失。

所以袁朗給沮授的信是真心權權,希望沮授不是一個糊塗的書呆子,而是個洞察大局、分析時弊的賢謀臣,希望以沮授的人魅力勸說韓馥,總比自己進言要方便多了。

可是張白騎說的也不是沒道理,這裏麵的風險還是存在的,雖然自己對沮授很有信心,但是韓馥其人袁朗心裏就沒底了,他能否采納沮授代傳的自己的建議,看來還真就不好說。

袁、張二人又談了些話,其中包括袁朗分析的目前冀州與袁紹不和諧的地方,張白騎分析的袁朗應當收起鋒芒、韜光養晦的必要性,以及袁朗要求張白騎繼續帶領後軍殿後,並且接收韓馥答應的糧草、輜重的軍事任務。

二人相談甚歡,對對方提出的對自己的要求或建議很快便達成了共識。

又談一會,張燕等手下一眾頭目聞得張白騎到來的消息,便不約而同來到袁朗的軍帳相見,相見之後不免說了些噓寒問暖之語。

張燕不是婆媽之人,他得知手底下的先鋒軍集結完畢並且從冀州馬場如數領得三百匹戰馬之後,便請令先前行軍。

袁朗讓張燕帶著三軍現有所有的糧草,囑托幾句之後,便應了張燕的行軍請求。

張燕走後不久,濮陽興也來稟告,中軍也已集結完畢,請示袁朗是否開拔。

袁朗發出統帥令,將搭建的軍帳留給後軍的兵卒休憩,而中軍則接過後軍的輜重立即開拔,並頒布三條殺令,擾民者殺,亂紀者殺,怠軍者殺,此三殺令立即實行,並傳喻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