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倒逼雷達提前服役(1 / 3)

在無法找到德軍轟炸機群具體位置前,李衛軍的方法是強令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進行夜間高強度訓練,計劃用戰鬥機來攔截德軍轟炸機群。

不過遠在帝都的李衛國,卻有比李衛軍更高明的辦法。

當然,在陸皓東的提醒下,李衛國也猜測德軍轟炸機群有可能藏在撒哈拉沙漠之中。

怎奈撒哈拉沙漠太大了,想要找到也絕非容易的事情。

於是李衛國親自下令,將大京都武漢警備司令部的秘密裝備拆掉,然後打包運往羅伯茨港,交給黎元洪。

這秘密裝備是一套先進的雷達設備,本是大京都武漢警備司令部的秘密防空係統核心部分,用來探測一百公裏距離內和兩千米高度的轟炸機目標,原本是帝國科學院的保密科研裝備,不過隨著中德關係敵對,李衛國也擔心德軍服役的轟炸機突然對他來一次斬首式的空襲,於是命令大京都武漢警備司令部秘密安裝了防空預警雷達係統。

rd4000型雷達,又稱鷹眼乙型雷達係統,分為四座發射塔、四座接收塔,分別被安裝在大京都武漢的周圍,然後連接到中央雷達站,有專門雷達兵負責監聽和預警。

四座發射塔,每座都高達一百二十米,分別麵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使用四百馬力的廣角發射天線,工作在一百格力,使用十五公分波長的電子磁控管。另有四座八十米高的信號接收塔,采用中華帝國最先進的電子管來放大信號,最後由雷達站進行分析,找出探測目標信號。

【注釋:為彰顯我天朝歪歪能力,本書中凡是以外國人名命名的單位和科學類標準,比如神馬赫茲、安培、歐姆之類的,將統統取消,全部替代為充滿中國風詞彙意義的新中華標準,中華標準即國際標準,廣而告之】

經過帝國科學院專家們的不斷測試和改進,鷹眼雷達係統如今已經可以做到在一百公裏距離遠,兩千米高的空域內發現f20轟炸機,在八十公裏內發現海麵上行駛的帝國級戰列艦,在五公裏距離內發現上浮水麵的刀魚級潛艇。

這本是中華帝國最大的軍事機密,原本李衛國隻要求帝國科學院進行研究,沒打算拿出來顯派。不過隨著希特勒各種不按常理出牌,國際局勢風雲變幻,李衛國也不敢肯定希特勒這個瘋子會弄出什麼大殺器來,當發現希特勒的精力集中在空軍領域時,李衛國就意識到了防空的必要性。

早前幾年李衛國就已經下旨對中華帝國海軍所有水麵作戰艦艇進行現代化改裝,大規模安裝防空武器係統,就是防備來自德意誌帝國的空中威脅。

大京都武漢秘密安裝的雷達防空係統,也是基於對來自德國的空中威脅的一種防範措施。

隻是受限於這個時代的工業水平,目前隻有中華帝國有能力製造高逼格的真空電子管,但跟後世的電子管性能差距還是非常巨大的,導致很多基於電子管的新裝備的研製都受到了限製。

以眼前的鷹眼乙型雷達係統來說,高達一百二十米的發射天線就設置了四座,因為每座天線都無法轉動,最大廣角發射天線隻有一百度,所以要完成三百六十度防禦,就隻能安裝四座發射塔了,而雷達站更是三層樓高,一個簡單的放大電路係統就占了三間房的麵積,可想而知是多麼的臃腫和耗電了。

這就好比五十年代的一台計算機有兩層樓那麼高,而同樣計算能力的計算機,到了九十年代就隻有手掌那麼大了。

別看如今的鷹眼乙型雷達係統龐大臃腫效率低,在這個時代裏,卻代表著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水平,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座被投入實用的雷達站。

隨著李衛國一聲令下,這套鷹眼乙型雷達係統被拆解了,運往非洲羅伯茨港,幫助黎元洪來探測德軍轟炸機群的位置,提供遠超雷達預警能力。

“陛下,使不得啊!”

張小六出於對李衛國的個人安全和大京都武漢的整體防空安全角度考慮,不建議李衛國把這套雷達裝備運往非洲。

“臣建議重新生產一套雷達係統,再交給非洲方麵軍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拆掉大京都的這套雷達防禦係統。”

李衛國擺擺手,道:“無妨!緊著重要的先來!除非爆發全麵大戰,否則德軍轟炸機不敢直接飛來首都轟炸。鯨灣地區的帝國軍民們,他們時刻都膽戰心驚,擔心被德軍轟炸機襲擊,所以先緊著他們使用。至於再生產問題,可責令有關部門,將技術轉賣給帝國防務公司,由他們批量生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