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一切準備就緒後,王芳民走到我麵前,問:“小九,那墓井就在左邊的一座山上,離這隻有兩百米不到的距離,咱們是直接抬著龍柩去墓井,還是怎樣弄?”
聽他這麼一說,我愣了一下,抬棺材忌走短路,同音斷路,意思是,死者下輩子活不長,會自尋短路,說白點就是自殺,這不是好彩頭,就跟他說:“路途太近,肯定不行,盡量走些彎路,讓出殯熱鬧一些。”
他想了一會兒,說:“走彎路的話,隻有沿著河邊走,那樣算下來,大概有800米的路途,符合正常出殯距離。”
說句實在話,每次提到河邊,我都有些害怕,總覺得那條河有啥問題,於是,就問他:“有沒有別的路?”
他搖了搖頭,說:“沒有,想走彎路,隻有走河邊,才能轉到墓井,其它的路,別說抬口龍柩,就連獨身都難以行走。”
聽完這話,我腦中衡量一會兒,最終隻能采納這個意見,畢竟,喪事以死者為主。
說好出殯的路後,我讓死者的嫡親跪在棺材後頭,我拿著銅鑼以及一個瓷罐,站在堂屋的門檻上,掏出手機看了看時間,離四點隻差了一分鍾。
待手機的時間跳到04:00的時候,我將手中的瓷罐猛地砸在堂屋門口,拉長嗓門,喊:“天無風,日無出,日光如水流逝快,寅時不覺麵前行,慈母西歸欲征程,但叫平安送親人,全體相鄰情如金,不畏夜寒和苦辛,熱情相幫抬龍柩,眾位孝子謝真誠,西方引路同起靈。”
喊完這話,我敲響了第一聲銅鑼,這鑼聲一起,緊接著,就是喧天的鞭炮聲以及嫡親的哭喪聲,這聲音參雜在一起,當真是熱鬧,震得我耳膜欲裂。
我不敢大意,抬眼朝堂屋內瞥了一眼,那抬棺材的八個人,齊聲吆喝一句,起,棺材被緩緩抬起,他們麵露輕鬆之色,腳下的步伐特別輕快。
這令我非常疑惑,雖說棺材內隻放了死者的一些衣物,但,衣冠塚的棺材不該這麼輕才對,哪怕棺材隻有178斤,可,隻要往裏麵放入一些死者的東西,再加上一些喪事儀式,棺材都會變重,這種重量要超過,棺材本身的重要加衣物的重量,至於為什麼,我也說不清楚。
打個簡單的比方,棺材的重量是,178斤,死者以及棺材內一些物品的重量是122斤,出殯時,我們八仙所抬的重量,要遠超300斤,就這一現象,用科學的知識是無法解釋。
用我們八仙的話來說,棺材內有股濁氣,出殯時,濁氣下沉,會讓棺材變得異常沉重。至於具體會多出多少重量,由死者的心願、後人的孝心、以及一些外在因素決定。
當然,這些是我們八仙內部的說法,不被外界認同,畢竟,在部分人眼裏,我們是一群不入流的農民,說出去的話,沒啥份量,不及那些權威部門一紙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