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定鼎(一)(2 / 3)

大漢二年三月初四晨,山海關外天降大雪,竟日不止,竟日間,天地蒼茫一色,至夜乃止。

到得第二天清晨,八旗戰馬凍死無數,自畿輔搶掠而來的糧草已然告罄。自總兵官以下,不能飽食,亦無有柴草供暖。八旗士卒嗬手嗬腳,擁擠躲藏於軍帳之內,繞是如此,仍然耐不住寒,一夜天光之後,已是抬出無數凍餓至死的屍體。

正是沒道理處,漢軍自朝鮮征遼東的援軍趕到,火力人數大增。神威大將軍江文瑨又仿當年韓信垓下楚歌之計。命人將俘自遼東各城的八旗貴戚,女子孩童押到陣前,鞭拉恐嚇,使其哭聲震天,淒慘之極。

眾八旗軍兵先是憤怒,不待長官命令便已集結一處,拚死邀戰。待打到晚間,卻仍是大敗虧輸,被人打的丟盔棄甲而回。晚上冰冷如故,四周陰測測都是婦孺孩童的哭號叫喊之聲。滿人心慌又複難過,一夜間軍心喪盡。第二天天明,漢軍進擊,滿兵潰敗不能抵擋,大部逃散。代善急病而死,嶽托、碩托自請殿後,被漢軍殂擊手擊斃。阿濟格與多鐸奪路而逃,半途被漢軍尾隨入關的飛騎圍住,兩人不肯被辱,力戰而死。至於其餘的能臣勇將,死傷無數,已是難以盡數。

多爾袞在此時已在八旗中地位最高,威望最大之人。此時無人與他爭位,他卻也是無意要這大汗或是皇帝的位子。隻盼能逃出生天,就是邀天之幸。竄逃出關之後,一路往漠北逃竄,又收羅了一些逃敗散兵,以三萬餘旗兵猛衝孔有德與劉國軒的防線,幸好地域寬廣,漢軍人數不多,死傷近半之後,終於被他們逃入大漠,追之不及了。

八旗兵潰敗之前,一眾明朝降官早已被棄之不顧。周廷儒、溫體仁、周道登、張縉彥、魏藻德、周奎等人或是明朝閣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或者是明朝鄖戚,鍾鳴鼎食之家。一眾人等自清兵攻入北京城後,便賣身投靠,成為新朝新貴。清兵戰敗之後,匆忙撤離,拷掠百官,逼迫私產。這些官兒總因賣身的早,當時局勢尚未敗壞到遼東亦不可保的地步。離京之日,眾官員帶著家人僮仆,跟隨在大軍之後。仍然是鮮衣怒馬,豪奴景從。到了永平府後,因百姓太多,好容易搜羅的糧食草料漸漸不敷,開初是令普通百姓自尋生路,漸漸連這些投降的明朝高官亦是棄之不故。

此時這些前朝高官無衣無食,奴仆逃散,家人亦在亂軍中不知所蹤。起初跟隨左右拍馬奉迎的小官兒亦是逃之不及,消失不見。此時在這冰天雪地之中,眾人攏在一處,起初尚因黨爭而彼此傾軋,十數天日子下來,眾人都覺苦不堪言,此時到漸漸摒棄前嫌,相互扶持,趁著清兵並不理會他們,一同往關內方向逃去,隻盼能夠逃到漢軍治下,就算是逃出生天了。

起初約摸有三五十人一同出逃,待到了關內永平府地界時,,卻隻餘下十餘人。一個個骨瘦如柴,疲敝不堪。各人的厚衣華服都與八旗兵換了吃食,現下吃盡了那些粗糧,又無冬衣禦寒,在這冰天雪地的薊遼大地上辛苦跋涉,沿途不住有人倒斃在地,餘下之人隻是憑著一股求生的勁頭,繼續艱難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