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的傳說?(1 / 3)

[這個小鬼,一定要盡快除掉!]

黃羅心底泛起了陣陣恐懼,雖然張煌眼下在他看來還隻是一介無知小兒,但是那份遊刃有餘遊的從容、冷靜,卻讓黃羅感到莫名的驚恐。

而這份驚恐,隨著張煌從他手中大刀接觸範圍外安然無恙閃避開來的次數而迅速擴大。

因為很少有人能在這樣的危機關頭仍然保持著如此冷靜的情緒,毫無差錯地避開一次又一次的致命襲擊。

不由自主地,黃羅想到了一個人,北軍中一個相當了不起的大人物。

大漢朝近現代名聲響當當的大武豪,秦西羌部最害怕的宿敵,涼州三明之首,新豐縣侯、太尉段熲!

相傳,段公坐鎮武威十餘年,與羌族交戰一百八十回,斬殺近四萬人,為後來的接班人,皇甫規、張奐這兩位‘涼州三明’的另外兩人奠定了麵對秦西羌族的優勢。

然而,最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卻不是段公在征伐羌族時的豐功偉績,而是那[段公白衣與熊戲]的事跡,這不知成為多少北軍士兵心中的驕傲。

據說在段公年過五旬的時候,大漢朝廷準備要派名將皇甫規接掌西涼與秦西羌族的戰事。

聽說這個消息,秦西的羌人們欣喜若狂,因為段熲這個雙手沾滿他們羌人鮮血的屠夫終於要離開武威,返回大漢京師了。

本來嘛,令他們如坐針氈的段熲調回漢朝京師,羌人應該感到慶幸才對。但是,羌族部落中卻有不少羌族的勇士覺得不能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段熲這個屠夫離開,應該趁著段熲年紀老邁,被年輕的後繼者皇甫規取代前,將段熲殺死,報複段熲這十幾年對羌族的殘酷鎮壓與血腥討伐。

於是乎,一群羌族的勇士們私下聯絡起來,準備趁著段熲與下一任護羌校尉皇甫規交接時邊軍會出現的些許不穩定,偷襲武威郡,殺死段熲,最好連那位年輕的大漢下一任護羌校尉皇甫規也一起殺害。

但是話說回來,畢竟段熲在武威坐鎮了十幾年,積威日久,哪怕是羌族的勇士們也不敢輕易造次。

因此,羌族勇士們合計了一下,想了一個辦法來試探段熲的實力,想看看這個年過半百的老頭,還有沒有當年被稱為‘段屠夫’的實力。

於是乎,幾日後,羌族人打著與漢朝邊軍切磋角力的機會,向段熲獻上了一隻巨大的熊羆。這隻熊羆站立起來足足有一丈兩尺高,爪子尖銳堅韌,能輕易擊碎岩石,就連北軍的士兵瞧見這隻異獸也是麵色大變。

這時羌族使節說道:“聞公任滿回漢京,羌地弱人疲,唯獻此獸獻段公,可取其膽潤脾肺。羌不敢取,公親取之。”

言下之意,竟是要年過半百的段熲搏殺這隻的巨大熊羆,取其熊膽。

當時大漢邊軍與一部分北軍心中大怒,然而段熲卻不以為意,哈哈大笑地脫下鎧甲,連兵器也不帶,當著羌族使節的麵下場與那隻巨大熊羆搏鬥。他一邊遊刃有餘地在熊羆的利爪下從容閃避,一邊嘖嘖有詞地評價熊羆,從利爪到牙口,逐一點評。

一直等那隻熊羆力氣消耗地差不多後,段公這才談笑自若地將那隻熊渾身骨頭打斷。

從始至終,段公臉上笑容滿麵,渾身也不見有傷,驚得羌族使節們麵如土色。

對此段公視而不見,在摘掉了那顆血淋淋的熊膽後,便吩咐軍士將這隻熊羆燉湯,分給羌族的使節們。

喝過湯後渾渾噩噩地回到了自己的部落,羌族使節們將這件事告訴了那些勇士們。

於是,羌人趁虛襲武威的計劃最終還是不了了之了,武威郡有驚無險地度過了段熲與皇甫規兵權交接的不穩定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