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唯一能讓朝暉找到一點正能量的,是心中隱藏的事業心。
朝暉並未忘記自己的夢想,當然最主要是不菲的“戀愛遊戲”開銷讓他倍感壓力,總不能拿著家裏辛苦積攢的生活費在校園裏揮霍,這直接倒逼著他必須努力賺外快,於是朝暉琢磨著做點什麼。
秉承過往雜貨鋪的經驗,他開始在各種平台資源中物色校園裏各類商機,饑不擇食進行各種嚐試,慢慢地從自己代理各種日用商貨產品,發展到雇人經營起各類校園生意。
雖然有賺有虧,但總體上校園裏簡單的商業環境並未給他帶來太多挑戰。
到後來推行的越來越順利,他進入到一種良性循環中,金錢為他形形色色的各種人脈拓展提供良好的支援,同時人脈的建立也進一步反哺促進了校園生意擴大。
隻是到了一個階段後,他發現白手起家實在過於辛苦,成長的速度也不夠理想,發展空間受限。
總結來總結去,朝暉總結了兩個字:“缺錢”。
有一次朝暉選修了一門《項目管理》的課程,不同於其他老師的照本宣科,這位老師上課很有新意,而且引用了很多實用案例,引起了朝暉的興趣。
課後朝暉主動找到了這位老師聊天,他才知道這位老師是校外的導師,偶爾受邀給本科生上上課。
“難怪上課能如此生動有趣,全都是經驗之談。”朝暉感歎道。
“哈哈,你們能喜歡就好。不過你也不錯,問的問題都挺專業的。”
能不專業?自己每天都在經曆啊,突然朝暉靈機一動:
“何不向這位老師請教一些經驗呢?”
於是朝暉抓住機會和他談起了自己的生意,並聊起了目前的煩惱: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瓶頸”吧。”
這位導師答道: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經商,一定要懂得‘借力’,即在自身能力不足時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來加速自己創業的進程。”
聽了導師一席話,朝暉似有所悟,但是依舊不知從何下手。
導師鼓勵道:“不用擔心,有誌者事竟成,機會總會來的,而且這個問題也不是你一個人碰到的問題。”
“哦”
導師拍了拍朝暉,欣賞這位幹勁十足、敢於自主創業的大學生,默默記下了他的名字,
誠然,朝暉並不算單打獨鬥,彼時的校園內也掀起了創業風潮,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並出台了相關扶植措施,身處經濟前沿陣地的上海高校自然成為其中的弄潮兒。
而朝暉作為學生會成員之一,更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
有一天在學生會的朝暉收到了學校即將組織創業大賽的消息,而這次創業大賽規格很高,關鍵獎金還不少,這讓朝暉興奮不已。
可是一看參賽條件,他很快發現這次比賽主要針對的是大三大四的臨近畢業的學生,需要導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