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到重慶出差,辦完事之後朝暉一看表還有時間,突然想起——
“江城子”好像也在此地,擇日不如撞日,何不利用這瑣碎的時間順道做個拜訪?也可求證自己的一些猜測。
於是順著這冥冥中的指引,他帶著一起出來的何曼麗前去登門造訪。
根據吳凱提供的信息和當地人引導,一番周折之後兩人終於在重慶半山叢林之中發現了這隱藏的住所。
朝暉下車後與曼麗徒步前往,一路石階陡峭,青苔遍布,樹影婆娑;
小溪潺潺作響,鳥鳴聲不絕於耳,頗有“空山新雨後,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轉了若幹彎道之後,終於來到了這座掩映在茂密山林間的紅色建築。
朝暉敲門,有傭人前來應門。
獲主人許可之後,朝暉跟隨而入,發現裏麵竟別有洞天——
極其寬敞雅致,雕梁畫棟,飛簷翹角,是一座古典園林式私人別墅。
屋中庭院布置很有禪意,花瓷磚鋪地,圍以漢白玉雕花欄杆,一路亭台水榭錯落相間,奇花異草隨手可擷,處處透著主人不俗的品位。
穿過花園,走過石泉,曲徑通幽之處,突現一位身著白色麻衣道服的中年男子,正佇立堂中,含笑相迎。
如此氣定神閑,超凡脫俗,想必定是這一屋之主了,朝暉立刻上前握手致意:
“你好,江城子先生,久仰大名。我是朝暉,這位是我的助手何曼麗。”
江城子見眼前男女打扮精致,堪稱男才女貌,氣宇非凡:
“你好,歡迎兩位光臨寒舍,可是,我好像不認識兩位?”
朝暉欲言又止,猶豫了一會,索性從提包裏拿出了一件東西遞了過去。
江城子一驚,睜著眼睛端詳著這尊奔牛雕像,許久才自言自語感歎道:
“原來是吾兄老白的朋友啊……”
朝暉笑著點點頭。
“來來來,趕緊上座,看茶。”
江城子熱情招呼落座之後,幾人一邊品茗一邊漸漸聊開了。
江城子說,他和老白確實是老鄉,當時他叫江阿弟,兩人幾乎同時創業,隻是當年老白走的是資本市場的路,而他走的是實業發展的路——他開辦了一家工藝品廠,主營外貿。
九十年代,人工成本很低,市場需求很大,競爭不算太激烈,因此工廠有利可圖。
隨著業務擴大,他越來越覺得急需資金來擴廠生產,以滿足外貿訂單需要。
“因為一直以來信譽良好,有一次我的一家意大利老顧客給我下了一個很大的訂單,金額大到夠企業生產一年了!大家都高興壞了,可是我作為老板卻高興不起來。”
“為什麼?沒錢?”
“可不是,買設備,招員工,每一樣都要錢啊。”
就這樣他不得不放棄這到手的肥肉,而這家意大利客戶從此不敢再找他接大單,轉而將訂單給他的競爭對手。
此消彼長,讓他有切膚之痛,他意識到再不找錢擴大規模,不但企業無法發展,和其他企業差距拉大後,現有業務都將難以維持。
但是作為民營企業,他很難從銀行貸到足夠的款,無奈之下隻好轉為民間借貸,但是發現利息又太高,他無力承擔。
正當一籌莫展之際,他聽聞老白在江浙一帶混的風生水起,名聲大噪,於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到了這位同鄉,希望老白出手相助。
“我當時啊,真的沒抱多大希望,請客吃飯容易,伸手向人借錢簡直比登天還難,我那些平日稱兄道弟的老朋友一個個都故意躲著我……”
“是啊,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啊。”朝暉感同身受,他現在就正飽受資金匱乏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