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上書請願(2 / 2)

而皇宮裏邊,眼見著就連王策都無功而返,皇帝終於再也坐不住了,親自朝著宮門走去。他倒要看看,這柳莞爾到底打了什麼主意?

當那一片明晃晃的明黃色衣角出現在眼前,周圍本來都在看熱鬧的百姓們紛紛跪地高呼“吾皇萬萬歲”。而柳莞爾低著頭,混在人群之中,卻並未跟著百姓們一起喊。反而是暗暗勾了勾唇角,心道:終於出來了,不枉她在這裏跪了這麼久。

“榭愛卿,你跪在這裏不肯起身,又不肯依旨進宮,到底所為何事?”

繞是心裏再如何生氣,但在這麼多的百姓麵前,皇帝也隻能壓下怒火,擺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來。隻是這話裏話外,都是在指責柳莞爾先前抗旨不尊的行為。

柳莞爾哪裏會猜不到他此時真正的想法,不過她好不容易才將皇帝引到了這裏,根本就沒打算與他糾結這些。

眼看著周圍看熱鬧的百姓是越來越多了,眼前的情形已經差不多達到了她想要的效果,柳莞爾這才開了口。

將當日請旨查案之時同皇上說的那番話說了一遍,她又將兩年前科考徇私舞弊之事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並且說道:“這些庸人並無真才實學,隻因為家中有權有勢,這才賄賂了陳府,奪了旁人的似錦前程。如今證據已經確鑿無疑,還請皇上能夠嚴懲陳府,還那些舉子一個公道,還那些枉死的榭家軍一個公道!”

柳莞爾講出這番話的時候,並沒有刻意壓低的聲音,語氣慷慨激昂。周圍圍觀的百姓們聽完她的話,也是不約而同地附和著她的話,請他嚴懲陳府。

這樣的情形,正與柳莞爾先前所料想的一般無二。

陳國公府仗著府中出了一個皇後,老一輩就已經有些目中無人,又加上對府中子弟管教疏鬆,個個都是皇城裏麵出了名的紈絝子弟。平日裏在皇城中橫行霸道也就算了,偏偏陳國公府對此也是坐視不理。甚至有百姓受到欺壓之後前去陳府門口叫冤,被人亂棍打了出來。

陳國公府在民間名聲本來就已經臭到了極點,如今又被柳莞爾將這樣天大的醜聞揭露在百姓麵前,百姓們心裏自然是憤恨不已。眼下見到皇上親自出了宮門,又終於有人帶了頭,心裏便不再有所顧忌,紛紛朝著皇上所站的方向跪了下來,爭先恐後地向他哭訴自己的冤屈。

雖說皇帝對於陳國公府的惡行早有耳聞,不過念及那是皇後的娘家,而且還沒真正到為禍一方的地步,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直沒有出手去管。卻沒想到,原來陳國公府在百姓眼中已經十足的惡名昭著了。

柳莞爾跪地不起,周圍成百上千的百姓們也跟著跪在她的身後,口中所求隻有一個,那就是希望他能夠嚴懲陳府,給陳府應有的懲罰。

皇帝本來在那日柳景行上書請願的時候,就已經打算不再包庇陳國公府,隻是那到底是皇後的娘家,若是他嚴懲,那必定會落了皇後的麵子。他先前還在想著要怎麼才能將此事的影響減小一點,好對陳府從輕處罰,沒想到柳莞爾卻早就猜到了他的打算,恢複自由身後便到了這裏跪著。

若說之前皇帝還沒弄明白柳莞爾要做什麼,那他現在總算是看懂了。難怪他下令宣召整整三次她都絲毫不動,原來就等著在他出來的這一刻喊冤。

她在百姓眼中本就是堂堂護國大將軍,此番動靜又不小,當著皇城眾多百姓的麵,他哪裏還能將陳府的罪名敷衍過去!

他若是保住了陳府,皇後的麵子是保住了,他在百姓心中卻成了個是非不辨的昏君!孰輕孰重,誰能看不出來?

柳莞爾、柳莞爾……不過是個女兒身,這次出手可都是狠的很呐!

皇帝心中感歎了一聲,麵色十分不好。目光在周圍那些百姓身上巡視了一番,終於還是鬆了口:“朕真是沒想到,陳府竟然如此作惡多端,犯下了這麼多的罪行。諸位都先起來吧,朕一定會好好處置陳府的!”

他的口中,說的是陳府,而不是陳國公府。柳莞爾知道,她此行的目的達到了。

起身謝恩,她向皇帝告辭之後,自然不會知道,她在百姓口中的呼聲又提高了不少。人人都在談論護國大將軍為了替舉子們鳴冤,跪在宮門前拒了三次聖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