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王在府上不斷的拖時間,卻以外的為李恪爭取了時間,李恪已經悄無聲息的把這件事告訴了全城的百姓,百姓因為之前見多了蔣王那張逢場作戲的臉,內心還以為蔣王是真的對百姓好,於是對蔣王滿懷期望。
“陛下,您這招真是卑鄙啊,用百姓的手親手毀了自己當初的信仰。”
“朕也沒想毀了他,誰讓這蔣王手腳不幹淨呢,淨幹些投機取巧的事情,不思進取,還裝腔作勢,朕實難容他。”
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蔣王總算是審批完了這些人的申請,但是卻私自調整了額度,想要一百兩的人,蔣王想辦法隻給八十兩,想要二百兩的人,蔣王隻給一百五十兩。
這些人把這件事都告訴了李恪,不過也都在李恪的意料之中,這五千兩蔣王怎麼還不得留下一千兩。
不過事實上是李恪低估了蔣王,李恪以為蔣王留下一千兩自己用已經是最大限度了,沒想到蔣王搞了這麼一手。
就在和百姓宣揚完這件事之後,蔣王府上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是有需求的,並且相信蔣王會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
“殿下,我是村頭賣果子的,就想要一兩馬車拉果子就行,每天自己推著去,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
蔣王就喜歡這種幾十兩銀子就能解決的小事,那些想要開店開廠子動不動就是幾百兩銀子的,蔣王甚至都不像接話。
發著發著,蔣王突然發話了。
“各位百姓,陛下這次皇恩浩蕩,天下人都能跟著受到這恩惠,但是畢竟天下不隻有我們這裏有困難的百姓,所以陛下沒有給我們太多銀兩。”
說來也真巧,李恪在宣傳的時候偏偏就沒說一共批了多少錢,他覺得他給的一定就夠了,但是卻被蔣王吃了這麼多回扣。
“陛下批給我們兩千兩白銀,現在都已經發放出去了,剩下的就等誰能還上這筆錢,我們再想辦法吧。”
百姓開始在下麵議論紛紛,有些人說皇上好,願意出錢幫助自己,但是全天下都要皇上去幫也幫不完,有的人就罵皇上,說既然幫了為什麼不幫到底,現在弄得有些人有資本創業了,而有些人隻能幹等著。
這樣還不算什麼,接下來才是讓人大跌眼鏡的。
“不過各位百姓不要擔心,雖然陛下給的銀兩有限,但是我們同為李家人,本王就有義務替陛下分憂,本王自己出一千兩給大家,不過為了能夠讓每個人都受到這樣的恩惠,所以我們限量沒人最多五十兩,這樣子我們還能有二十個人到本王這裏申請。”
蔣王說自己拿出一千兩之後,來申請的人變得少了,人們反而把矛盾丟給了李恪。
“看看蔣王,居然要自己出錢幫助我們,真是太好了。”
“是啊,能成為他的子民真是幸運。”
那些人把這些原話帶給了李恪,李恪氣的直拍桌子。
“沒想到這蔣王可真會借花獻佛啊,他拿的明明是朕的錢,還大言不慚,現在百姓還都以他才是救世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