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朱允熥一邊慢慢走著,一邊四下觀察,與記憶裏的相對應,這就是來自現代的思維習慣占主導了;要是朱允熥原思維主導,就算再好奇,也不會表現的這麼肆無忌憚。好在現在文華殿處於非正常情況,下人們多行色匆匆,即使有幾個人注意到了不正常的朱允熥,也不願多事。
朱允熥現在與允炆兩個年滿14歲的皇孫住在東暖閣(老大已死),另外朱標唯一成年的女兒朱昀英(江都郡主,注2)住在西暖閣,其他還小的皇孫、孫女隨母親住在文淵閣,朱標平時住在主敬殿,現在病重,搬到了文淵閣,膳堂也在文淵閣,不過平時都是各房各吃各的,現在特殊才聚一起吃飯。
到了膳堂,允熥發現隻有朱昀英在,略一想就明白了,允炆為了表現自己的孝順,不可能這麼早就過來,其他的皇孫、孫女年齡小,最大的朱允熞(jian)才七歲,隨便吃一點就能撐一撐,隻有朱昀英正長身體,作為女兒沒有太多忌諱,平素又得寵才來得早。
允熥暗罵一聲,提醒自己以後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不過現在已經不可能再退回去。這時朱昀英發現他來了,起身問好。允熥連忙回應,然後坐下。朱昀英心下奇怪,感覺三哥今天不太一樣,又不好問,隻是坐下來繼續喝粥,長輩們不來,即使她平素得寵也不敢吃主食。朱允熥實在餓的受不了了,也讓太監盛了碗粥喝起來。
隨後允熥的弟弟妹妹們在親媽的帶領下陸續來到,允熥一邊暗自嘀咕這封建禮節真要命一邊不停的起身問好,一碗粥愣是被打斷了三次。剛喝完,太子側妃呂氏和皇次孫朱允炆來了,允熥心想辛虧我在第三次被打斷後一口氣喝完了,要不然粥就涼了。同時也和其他人一樣站起身對太子妃和兄長行禮。朱允炆和呂氏一一回禮,折騰了有一會兒才坐下。
允熥趁上主食的功夫,偷偷打量呂氏和朱允炆。兩人的麵色均不正常,這倒無所謂,現在這屋裏就沒一個正常的。呂氏其它也沒什麼不正常的地方,一身宮廷常服;隻是朱允炆與十幾天以前相比明顯瘦了很多,原先合身的衣服顯得十分空蕩,讓允熥很吃了一驚。至於其它更多的他也看不出來。呂氏淡淡地掃了他一眼,嚇得他趕緊低頭。
這時,文華殿小廚房的負責人說道:“各位娘娘、殿下,昨兒皇上臨走的時候吩咐了,一定要多吃一點,飯後也不需去太子寢殿侍候,現在太子有疾,皇上不想再有誰身體有恙。”各位都齊齊稱是,但真開吃了,一個個還都是不急不緩的。
隻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朱允熥了。他在現代可從來沒有挨過餓。雖然現代的時候他也不瘦,但從來不會為了減肥餓著自己的。允熥感覺自己的胃酸已經開始腐蝕胃粘膜了,再不找點東西填進胃裏去,該胃穿孔了。原來的允熥也是個不注意他人的人,好不容易等到呂氏和允炆開吃,允熥馬上甩開腮幫子就吃,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幾個小的也不吃了,就盯著允熥吃飯;允炆、文英和年輕的妃嬪均麵露驚色,感覺允熥今天不太一樣;呂氏則表麵上看沒什麼反應。
允熥也沒注意他們,在想自己的事情。原來的允熥也是個不注重這些事的性子,後世的他也是一個不會看人臉色的人(就是有點瘋狂),所以允熥已經不再糾結自己到底是誰這個沒有意義的問題了,他在糾結自己以後怎麼辦。
後世的自己是個兼職網絡小說作家,雖然從來沒寫過明初的曆史,但作為曆史愛好者,也略微了解一點。先是太子朱標去世,應該在洪武二十五年(西元1392年)四五月份,今天已經是四月二十五了,估計朱標馬上該死了,總不可能這次病好了結果沒過幾天突然死亡吧。